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无后为大?不要用错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25 19:50:1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记述在《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做到了禀告的本分(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和敌意,所以不便禀告。况且尧作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其中“无后”应该译为“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

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疏》所言: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译文:按照儒家的礼法,下列三种行为是不孝的:第一,父母说什么是什么,不顾是非,一味顺从,让父母陷于不义,这是第一大不孝;父母都老了,家里很穷,但是也不出去谋生活,就是在家啃老,这是第二大不孝;第三大不孝才是没有后人。

孟子在《离娄章句下》所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译文: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