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考复读15次的唐尚珺在接受采访时,称漫长的复读生涯如今成了“双刃剑”。
谈及自己的就业问题,唐尚珺直言年龄已成为现实门槛。他表示,现在的苦恼更多的是对于未来发展的困惑和迷茫。“主要还是年龄的原因,它限制了我以后能走的路,能给我的选择并不多。”
唐尚珺表示,多年的高考经历让他有了丰富的经验,未来考虑投身教育领域。
唐尚珺,出生于1989年,复读15次,参加高考16次。2024年高考中,他以广西理科601分的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录取,以35岁的年纪成为大学新生。
他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是被调剂的专业,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数学,第二志愿是化学。他曾透露入学后有过退学的念头,考虑到家人和自己的年龄,复读已不再可能。
6月16日,为上清华高考16次当事人唐尚珺发文谈报志愿时称,“希望考生家长不能仅以专业是否热门或者好就业而报之,还应该多多结合考生兴趣特长,毕竟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后劲所在。”评论区有人指出其专业都是被调剂,质疑其没资格指导别人。
6月17日,九派新闻联系唐尚珺,他说,自己发文就是正常的分享提醒,“没啥的,不用过分解读”。
据红星新闻,2024年8月31日,唐尚珺告诉记者,身边同龄人大多已经结婚生子,状态稳定,而他自己像一棵浮萍,常常会羡慕朋友的状态,假如不走弯路,会跟他们一样。
问及是否放下名校执念?唐尚珺透露,有考研去清华大学的计划。唐尚珺面对记者采访时坦言,毕业时已近四十岁,找工作难度很大,计划大学期间创业。
唐尚珺告诉记者,“觉得师范类专业更好”,并表示不希望大家学自己复读多年。
2024年9月1日,高考16次终于“上岸”的唐尚珺去华南师范大学报到,正式开始大学生涯。
微信编辑:叶知秋
审核:十月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密度财经、红星新闻、此前报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今天是9月1日迎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对于许多新生而言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成长初体验在不同的校门里藏着三段意义非凡的“第一次”这三个“开学第一天”隔着岁月的距离却有着同样的重量他们是成长递给你的入场券让你在不同的阶段学着告别学着接纳学着独立每一次推开校门的瞬间都是你与世界的全新相遇是成长给你最珍贵的礼物↓↓
2025-09-01 10:32:00 实时讯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出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而创作的热血归途群像剧《归队》即将于今日(8月25日)起在CCTV-8黄金强档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电视剧《归队》由擅长书写“平民史诗”的著名剧作家高满堂携李立、汝盛、李洲编剧
2025-08-25 17:08:00 实时讯息沈蔚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80多年前,冀中战场上,时任冀中通讯社(后为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沈蔚,深入群众采写新闻,为开拓“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新局面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将军曾亲笔题词:“学习沈蔚同志刻苦勤奋的革命精神,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沈蔚,原名朱鸿寿,江苏吴县唯亭
2025-08-23 08:54:00 实时讯息华声在线8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叶竹 通讯员 刘雅杰)为备战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联赛”),8月16日晚,长沙队在月亮岛长沙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与中南大学足球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最终以1比3告负。据了解,近期长沙队以赛代练,下周将前往湖北集训。经过此前的公开选拔,加上学生球员的加入,基
2025-08-17 11:36:00 实时讯息记者踏访抗日根据地旧址,追寻我党我军廉洁奉公好作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军报记者 韩 杰 谢 菲 曹春耀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唐艳蓉 摄盛夏清晨,日出东方,朦胧的天空渐渐明亮。“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记者行走在晋察冀阜平、苏北盐阜区、山东沂蒙山区等抗日根据地旧址
2025-08-08 10:19: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