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各省份2024年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从运行态势看,地区经济在保持总量进阶的同时,动能转换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量稳质提”的良好发展态势。地区经济成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迎难而上推动地区经济取得新成绩,需要在因地制宜前提下系统、精准施策,促进供需在区域层面实现动态平衡。
因地制宜培育优势是地区经济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各地过去一年以及新春“第一会”的安排看,发挥本地资源禀赋,绘好高质量发展“工笔画”,不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已成为各地探究具体政策落实路径的共识。有的地方抓实工业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有的地方对接产业前沿科技,加快实现技术产业化,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积极蓄势赋能;有的地方把经济转型与用好“双碳”机遇有机结合,在传统资源型省份转型发展过程中开辟了新途径,实现了资源型产业焕新。
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定工作部署做好经济工作,离不开地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精准施策,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效协同,既要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普惠性政策,也要因地制宜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多措并举推动地区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再迈一大步。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为契机,着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积极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有利于激活各类优质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发挥潜力。要切实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实落细,在省域形成可反馈、可检查、可评估的工作闭环,推动政策在全国发挥更大效力。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影响公平竞争、形成市场分割、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规范治理。
通过“转型”和“育新”双轮驱动,实现产业效率跃升。传统产业仍然是很多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应把握好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的方向,有序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特别是要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发挥标准规范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壮大产业发展优势的牵引作用。对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应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在做好产业前景科学研判的前提下精准布局,并以产业发展目标推动普惠性政策动态优化调整,以更好适应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在区域范围内产业链协同方面加快破题,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鼓励片区内优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在创新能力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发挥好开放平台载体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用好各类对外开放平台载体,在服务贸易标准对接、通关便利化、吸引外资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有效破解制约服务贸易产业链各环节连接、畅通的难题,推动实现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高效配置。总结好前期旅游、运输、医疗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有益经验,结合行业经营主体发展诉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行业领域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外商投资软环境水平。(魏琪嘉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来源: 经济日报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内人社发〔2025〕18号)精神,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效应,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机制,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按照政策规
2025-08-30 17:55:00 实时讯息为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机制,拓展区域农业产业合作及交流,进一步推进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工作,8月30日至31日,2025年粤桂协作消费帮扶暨桂粤湘三省(区)贺州肇庆清远永州四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桂粤湘三省(区)四市协同推进。作为粤桂协作年度重点
2025-08-30 16:16:00 实时讯息“过去与未来一样崭新。”人类不断追寻新的能源,却也像是孜孜不倦地挖掘着这世界的古老故事。不满足于身边的树木,于是找到了古代动植物的遗产——煤炭、石油;化石燃料导致大气污染、全球变暖,于是将目光转向“造物者之无尽藏”——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今天为人所熟知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找到的
2025-08-29 12:27:00 实时讯息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城市能级跃升的“蓝色引擎”。今年以来,我市各涉海单位锚定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目标,持续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稳步提升海洋产业发展质效,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上半年,我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696.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1%。尤
2025-08-28 16:56:00 实时讯息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传统印染车间,如今大变样。在射阳顺龙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8台超低浴比染色机正高速运转。“通过设备改造升级,一年可节水30%、省气20%。”公司副总经理高佳锋介绍,作为一家传统纺织企业,顺龙纺织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坚守“智慧高效、清洁减排”理念,累计投入超8000万元用于设备
2025-08-27 11:28: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