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秋予、邓红慧、陈静)随着气温回暖,来凤县大河镇迎来小黄姜春种关键期。作为当地年产值达1250万元的特色发展产业,生姜种植正以“小作物撬动大经济”的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行距要达到50~60公分,株距要达到20~25公分,这就是种植标准。”在来凤县大河镇龙潭坪村100亩小黄姜种植基地,十余名姜农正抢抓农时,栽种生姜。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现场指导生姜的栽种、管护等关键环节。
据了解,龙潭坪村地处大河镇西北边陲,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为半沙土壤,同时海拔可达到800米,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姜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当地所产生姜块大色鲜、肉厚多汁、辣味浓郁,品质上乘。
来凤县大河镇龙潭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桂成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新引进小黄姜种植大户,采取‘合作社+大户+农户’种植模式,流转土地连片种植小黄姜200亩,抢的就是这半个月的黄金时节,让农户既有租金又享薪金。”
种植大户谭勇今年把自家100多亩李树下全部种上了“小黄姜”,谈起小黄姜今年的收成预算,他端着姜种慢慢地算起了“姜经济”。“这里土壤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小黄姜的生长。每亩投入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在6000元左右,到了8月以后,鲜姜亩产可达5000斤—6000斤以上,按照目前每斤5元的市场价格,除掉成本,每亩可达到1万5000元左右纯利润。”
近年来,来凤县大河镇充分利用适宜的地理环境和土质条件,将生姜种植作为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提升生姜的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今年,全镇生姜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1000余亩,将进一步丰富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河镇一直将生姜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下一步,我们持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提升生姜产量和质量。通过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运用规模化种植模式,推动生姜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为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来凤县大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宇表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秋予、邓红慧、陈静)随着气温回暖,来凤县大河镇迎来小黄姜春种关键期。作为当地年产值达1250万元的特色发展产业,生姜种植正以“小作物撬动大经济”的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行距要达到50~60公分,株距要达到20~25公分,这就是种植标准。”在来凤县大河镇龙潭坪村10
2025-05-08 11:02:00 实时讯息【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
2025-05-07 11:30:00 实时讯息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邱可欣 熊雅绮春耕沃野万象新,巴蜀大地展生机。从立春到谷雨,一幅跨越48.6万平方公里的春耕地图徐徐铺展。看科技,智能农机高效作业,推动农业生产提效增速。看人文,传统民俗传承发扬,延续文化根脉生生不息。看乐游,文旅项目趣味开展,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
2025-04-18 09:26:00 实时讯息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咱们的办贷速度太快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接下来我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粮食收购商王大哥对武乡农商银行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民以食为天。去年的武乡县监漳镇监漳村的玉米收成格外喜人,农民在辛苦耕耘之后,都盼望玉米卖个好价钱,压力传导到粮食收购方。粮食收购商王大哥这几天正因为玉米
2025-04-17 12:24:00 实时讯息【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朝金 王鑫 夏晨翔 见习记者 关帅康 文 朱哲 摄影】4月16日,中原农谷第三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在新乡开幕。活动现场,发布振动机械、过滤丝网等行业的6款新品,以及9项行业质量标准,全方位彰显了新乡振动产业蓬勃的创新动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大河财
2025-04-16 16:2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