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程千)清晨五点的薄雾中,张塝镇胡湾村和土库村的茶山上已跃动着点点星光。村民们手持竹篓,在层层叠翠的茶园中穿行,指尖翻飞间,嫩绿的“一叶一芽”悄然入篓。这片曾经芭茅丛生的荒山,如今正演绎着”绿叶子变金叶子”的乡村振兴传奇。
黄金茶里的共富密码
“挑茶称重,当月现结!”在蕲春县蕲泳春茶业收购点,村民们争先恐后将刚从山上摘回的茶青进行称重,会计冯菊玲一面质检村民们的茶青是否符合“一叶一芽”标准,一面给大家称重计算价格。
30元每斤的收购价,当月结算的承诺,让200多位采茶人从周边村镇汇聚而来。68岁的孙青枚熟练地展示着满篓茶叶:“十斤!今天又赚了300块”,来自新路村的张芳云虽采得慢些,却也笑得满足:”家门口挣钱,方便又体面!”
这抹笑容背后,是企业家王泳扎根张塝七年的坚守。2019年,来自安徽的王泳听说大别山的气候好、土壤肥沃,适合种茶,他专程从安徽来到张塝,挖了一捧土,送到专业机构化验,土壤检测报告显示,这里的土地各项标准都很适宜种茶。王泳说干就干,和张塝镇土库村、胡湾村签订流转荒地的合同之后,开启了自己的茶园创业之旅。
“这里曾经是一大片的芭茅山,不仅难看,还有森林火灾的隐患”,王泳说。叩开大别山门,王泳将400亩芭茅山化作生态茶园。流转土地除了租金,还给村集体按年分红、采茶季日均发放万元工资、全年劳务支出超百万的“真金白银”,让”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利润分成”的共富模式落地生根,每年销售额超两百万元。正如茶农所言:“茶园就是咱的绿色银行。”
与时间赛跑的茶业革命
黄金茶的珍贵,藏在转瞬即逝的采摘期里。每年仅20天的春茶季,周边200多名村民们与朝阳竞速:五更上山采新芽,正午挑茶分品级,入夜机器轰鸣炒制,次日清晨茶叶已踏上奔赴武汉等地的旅程。
”茶叶过了夜就不再加工”,这条铁律守护着黄金茶9.2%的氨基酸含量,也让“头天采摘、次日发货”的效率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
在蕲泳春茶叶有限公司,7人核心团队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四位本地村民化身”技术骨干”,在专家指导下,将传统经验与科技赋能结合——智能防虫系统替代农药喷洒,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结构,连秋日精准滴灌都藏着增产的智慧。正如王泳所说:“我们要让大别山的茶香飘得更远。”
产业链上的乡村振兴图景
站在茶山之巅俯瞰,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山下标准化厂房即将扩建升级,镇上的专卖店与线上商城构建起立体销售网,连运输车辆都印着”大别山黄金茶”的专属标识。更令人动容的是,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他们白天是采茶能手,夜晚在加工车间化身产业工人,乡村振兴的“人才回流”现象在这里悄然发生。
”去年销售额突破200万,今年冲刺300万!”王泳的底气源于镇村两级“店小二”式的服务。从土地流转到争取政策扶持,从组织技术培训到协调物流运输,政府与企业携手将”黄金茶”打造成区域公共品牌。这种“企业主导、村集体参与、农户受益”的合作社模式,正在书写”三产融合”的生动范本。
当夕阳为茶园镀上金边,满载茶叶的货车驶向远方,我们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它不仅是土地里长出的产业,更是人与人缔结的情感纽带。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指尖与茶芽的触碰都在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篇章。当传统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沉睡的乡村就能焕发新生机,而这份生机,正从大别山深处,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舒展蔓延。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武海涛 岳呈壮春意盎然,果香满园。4月19日,以“‘柿’外桃源・果香石桥”为主题的石桥镇特色农产品展销暨刘营村第三届西红柿节在刘营村文化活动广场隆重开幕。活动旨在擦亮区域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石桥镇依托滨河临湖的生态优势,近年来聚焦“土、特、产
2025-04-20 09:21:00 实时讯息赴一场东莞藏茶之约岭南四月,茶香漫莞邑,藏茶的醇香飘进了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4月19日上午,在展会万江茶叶协会展区现场,随着嘉宾共同浇灌普洱茶汤,一棵寓意着藏茶产业茁壮成长的三维科技茶树在电子大屏上破势生长,国际茶日东莞启动仪式在茶香与科技的交融中举行。琵琶弦动伴着素衣舞者的翩跹身影,《
2025-04-19 17:16:00 实时讯息4月18日,2025年万达开及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在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15支队伍,通过采茶、炒茶等环节展开“指尖上的较量”。比赛现场。现场评审。此次比赛以茶为媒,以赛会友,旨在推动“茶、文、旅”充分融合。上游新闻特约摄影师 吴波 摄影报道投稿邮箱:syxw@vip.1
2025-04-19 12:17:00 实时讯息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邱可欣 熊雅绮春耕沃野万象新,巴蜀大地展生机。从立春到谷雨,一幅跨越48.6万平方公里的春耕地图徐徐铺展。看科技,智能农机高效作业,推动农业生产提效增速。看人文,传统民俗传承发扬,延续文化根脉生生不息。看乐游,文旅项目趣味开展,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
2025-04-18 09:26:00 实时讯息4月16日,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稻虾共生”基地一派繁忙,首批千余斤虾苗跃入稻田间。养殖户李钢介绍,本周将完成6000至7000斤虾苗投放,预计产量破万斤。首批投放的虾苗。该基地创新采用稻虾轮作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该模式不仅提升土地效益,每亩增收超千元,同时还带动了3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
2025-04-18 00:17: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