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局关税战,中国为何要与东南亚合作共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21:24:00    

近些年来,中国和周边国家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亲。本月14日至18日,最高领导人的年度首次出访,目的地便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三个东南亚邻国。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维护好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何迫切性?我们又该如何合作共赢?带着这些问题,直新闻记者借由参加周边研究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找寻答案。


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多个国家处于美国新一轮“贸易战”的浓重阴影之下,这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就中国而言,在特朗普的一再加码下,目前美对华商品关税最高已加征至245%。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对记者表示,与周边地区国家携手应对,增强命运共同体韧性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李向阳指出,目前中国周边除去个别发达国家,大多数国家还处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而这些任务在现阶段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构建周边的安全合作机制、周边民心相通机制和人文合作机制。只有把这些统一起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才能稳定发展,进而中国对外关系、对外战略才能够稳定发展。”


而在周边区域中,东南亚因其地理位置邻近、经济联系紧密、人文交流频繁等众多优势,成为中国团结周边、稳定周边的重中之重。14日至18日,中国元首今年出访开篇便是东南亚三国。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国家目前也是特朗普关税的"重灾区"。有观察认为,这是由于在特朗普政府以贸易逆差为由加税时,东南亚国家既缺乏反制能力,也难以快速调整供应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对直新闻记者分析表示,机遇往往蕴藏在危机之中,面对美国关税,加强与中国的市场化合作或可成为东南亚国家解决危机的重要一招。钟飞腾认为,不管是RCEP还是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它们都将有助于跨国公司投资在区域内延伸,并以制度性优势来巩固地区国家间的合作和互信。



“我们已经宣布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3.0谈判实质性的结束,它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在这个世界形势动荡不安的时候,中国要从过去的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而最先享受到我们这个世界市场好处的就是东盟国家”。


钟飞腾认为,目前中国和东盟的双边政治互信水平也很高,借助制度层面的夯实巩固,以及建立更高层次的信任,东盟国家会觉得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有很大的确定性,也有很好的预期。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工业、产供链的中心,中国正在有序扩大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钟飞腾直言,中国可以探索面向东盟单边开放市场,因为一旦建立起这种制度,可以更大程度上来平衡双边的贸易,吸引东盟国家更广更深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很多中小国家其实没有能力实施全面的开放,因为它的产业竞争力、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以及政府的治理能力可能达不到一定水平,所以它就要进行适当的保护。那么我们跟美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美国在实施‘对等关税’退出全球化,中国在积极地拥抱全球化,并且以更加平等的包容性姿态,让很多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从参与全球化当中获得好处”。


事实上,仅今天一天,直新闻记者便参加了两场与周边外交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一场偏宏观,谈的是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以及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场则具体到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在与学者们的交流中,记者注意到,有的学者尽管不是从事东南亚研究方向,也曾亲赴东南亚国家进行交流,而对东南亚研究学者而言赴东南亚国家交流更是“家常便饭”,学界交流的热络也侧面证明了我们与东南亚近邻的亲密无间。



作者丨朱海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