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答好五问促增收|祥云:外输内拓稳就业促增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7:52:00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村的杨永清夫妻,丈夫在通用汽车公司上班,妻子做家政服务,两人每月工资各有5000多元,一年能攒下10万元。靠着在上海务工多年的收入,如今他们实现了在祥云县城买房安家的心愿。祥云县云南驿镇北淜村的李明德、赵琼丽一家是脱贫户,脱贫攻坚期间被吸纳到祥云县世瑞牧业有限公司就业,目前夫妻俩每月工资收入合计7000多元,就近就业能照顾家中老人,几亩土地也没撂荒。

两个家庭,两笔“增收账”,其中的关键在于保障稳定就业。祥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毕建斌介绍:“祥云县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不足,约40万人口中劳动力达26万余人,我们从‘外输’‘内转’两个方向发力促进精准就业。劳务输出方面,通过深化沪滇、闽滇协作机制,共建劳务协作基地,实现岗位精准对接。在本地转移就业方面,发挥传统种植养殖业的托底作用,依托工业园区培养新型产业工人,构建多层次就业格局。”

从云南来到上海,许多祥云工友见到的第一个老乡就是熊光新。2012年开始“沪漂”的熊光新,因为人熟、地熟、热心肠,他一边打工,一边协助大理州驻上海劳务工作站开展劳务对接、就业帮扶等工作,先后帮助3000多名同乡在上海找到工作。“打工人出门在外,遇到临时住宿、交通事故理赔、劳务纠纷、工伤鉴定、法律援助等困难,通过劳务工作站从中协调,两地人社部门沟通解决,让我们感觉在外地也有了‘娘家人’。”熊光新说。

近年来,祥云县先后与浦东新区祝桥镇、浙江金东、福建晋安区、福安市等地的人社部门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并建成福州晋安区劳务协作基地(祥云基地)、匹克(中国)有限公司劳务协作祥云基地,发挥基地的双向联络作用,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机制,广泛收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推动人岗精准配对。截至目前,祥云县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47299人。

对于返乡就业者和在本地转移就业人员,祥云县的幸福驿站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服务。2024年,祥城镇将闲置的小学校舍改为就业幸福驿站,由4个社区联合成立的云南西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就近解决周边乡镇、社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务工者提供了“拎包入住”的宿舍。人力专员王栋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摸排收集了4000余名劳务人员的信息,并对接花卉基地、服装厂、糕点厂、保洁公司等几十家企业,驿站成立不到1年,累计服务500多人就业。”

据介绍,目前,祥云县农村劳动力县内转移就业91533人,占转移就业总数的51.4%。刘厂镇蔬菜种植吸纳用工2000余人,下庄镇水果种植吸纳用工1200余人,东山乡肉牛养殖吸纳就业1287人,云南驿镇牛、鸡、肉鸽养殖业吸纳就业2321人……乡镇种植养殖企业创造大量稳定用工需求,让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云南网记者 段苏航 秦蒙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