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犁不闲,谷雨地不眠。”眼下,全国春播正有序推进。希望的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智能设备助力 春耕春管增效
在湖北省天门市,当地的14万亩马铃薯进入到生长关键期,早稻也进入到插秧阶段,各类智慧农机穿梭在乡野,一起到现场看看↓↓
河西地区马铃薯播种全面展开
在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播种也在有序开展,当地通过应用新技术,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这两天,甘肃张掖市山丹县13.5万亩马铃薯播种工作全面展开。在位奇镇东湾村的这片田地里,满载化肥与优质马铃薯原种的智能化播种机沿着规划路线行驶,开沟、播种等一气呵成,滴灌带也同步嵌入土壤。
在清泉镇北湾村,马铃薯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正在开展,这种新型地膜在保留传统地膜保温保墒功能的基础上,可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了农田“白色污染”。
张掖市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副主任 党兴平:依托地膜科学回收试点项目,在县域内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4.1万亩,并同步开展不同厚度、不同厂家及填埋、暴晒等试验,为筛选全县适宜的降解地膜提供数据支撑。
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满载种薯的一体化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地头,有条不紊地进行起垄、施肥、播种作业。
甘肃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项目经理 张广义:全过程使用机械化,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种植质量,还降低了种植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效益。
据了解,今年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超66万亩,播种工作将持续至5月下旬。
棉花加快播种 新技术降低成本
近段时间,正值新疆南部棉花适播期,各地推广应用干播湿出、棉花套种等新技术,抢抓农时加紧播种,为今年棉花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在新疆阿拉尔市棉花种植基地,多台精量播种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在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下,播种、地膜覆盖等多道工序同步完成。今年,当地大力推广“干播湿出”和“侧封土”结合的棉花种植技术,在干燥土壤中直接播种,播种后再通过滴灌系统缓慢补水,有利于缩短棉苗出土时间,加快出苗速度。
阿拉尔市外聘技术人员 宋桂红:干播湿出侧封土技术的好处主要是出苗整齐,出苗均匀。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推广棉花孜然套种 实现增产增收
而在新疆图木舒克市,今年当地全面推广“一膜三行棉花 套种六行孜然”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棉花“宽行距”的生长空间和孜然生长期短、成熟快的生长特性,采用“错位播种”技术,使孜然植株与棉花根系形成立体分布,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增产增收。
今年,新疆南部大部分地区棉花适播期略早于往年,各地抢时播种,目前已经完成了20%,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棉花播种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资讯请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查看原文)
为推动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提升各级文博单位的文物安全意识和文物管护水平,7月21日,全省河西地区文物保护培训班暨2025年度金昌市治本攻坚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在金昌开班。△全省河西地区文物保护培训班暨2025年度金昌市治本攻坚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培训班在甘肃省文物局指导下,由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07-22 15:46:00 实时讯息中国日报7月21日电(记者 邹红 毛卫华)2025年7月21日,前来参加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抵达新疆乌鲁木齐。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刚刚抵达的意大利演员与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交流舞技,接机现场气氛热烈。两国演员在机场交流舞技。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两国演员在机场交流舞技。
2025-07-21 20:34:00 实时讯息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中央气象台7月15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5日白天,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内蒙古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大部、贵州东部、四川盆地等地有3
2025-07-15 11:00:00 实时讯息7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炭素板块各企业“笔杆子”队伍建设,提高各企业记者、通讯员的业务素养水平,公司党委特邀请中国甘肃网资深记者开展新闻写作及摄影知识培训。此次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炭素板块各企业,旨在提升基层宣传队伍的实战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宣传合力。培训直击痛点,从“写不
2025-07-14 11:22:00 实时讯息中国棉花网专讯: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安徽监测站消息,近日,安徽省安庆市连续高温,此次长时间高温天气促进了沿江潮土类棉田的棉株生长,而对丘陵地区植株有不利影响。经调查,近几天持续高温天气对沿江潮土类棉田不但没有影响,棉花生长反而加快。据望江忠东家庭农场负责人汪忠东介绍,最近几天棉花长势迅猛,非常喜人,
2025-07-09 02:02: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