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翔 陕西报道
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苍劲挺拔的“黄帝手植柏”赫然屹立。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所植,树龄5000余年。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资料显示,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共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
近日,记者跟随“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省黄陵县、白水县、洛南县,仰望千年古树,探寻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传奇密码。
见证中华文明,承载乡愁记忆
4月6日,采访团走进陕西洛南县柏庵村,探访被誉为“秦岭古柏王”的页(xue)山古柏。这棵树龄约5500年的侧柏,与黄帝传说紧密相连,以其独特的“龙凤”形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
这棵页(xue)山古柏堪称“古树界大熊猫”,其树高23.17米、胸径7.36米、平均冠幅25.7米的庞大体量让来此拜谒的人们无不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从东南侧观之最令人称奇,近看宛若一条巨龙俯冲而下,远看似凤凰展翅,“龙凤柏”的美名由此而来。
当地民间有顺口溜曰:“先有柏,后有观,然后才有洛南县。”反映出古树与当地历史的紧密联系。1985年古树周边出土的元代砖块证实,早在1302年此处就已建有“凌空观”,宋代更名为“栖霞观”,古柏因此又得名“栖霞柏”。
2022年9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确定该树是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5株古树之一。
被誉为“秦岭古柏王”的页山古柏。孙翔 摄
被誉为“秦岭古柏王”的页山古柏。孙翔 摄
洛南县古城镇党委书记赵佳林介绍,这棵古柏经年轮学和碳-14测定,树龄约5500年,是我国现存五大超五千年古树之一。其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中华文明从萌芽到兴盛的全过程,是研究古代气候、生态环境的珍贵活标本。
至今当地仍流传着这棵古柏与黄帝的渊源传说。当地村民孟忠俊告诉记者,相传涿鹿之战期间,黄帝追击蚩尤途经洛水,为治理因过度砍伐引发的洪水,亲手栽下此柏。
在陕西,另一株5000岁古柏则与“文字初祖”仓颉有关。在位于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内,仓颉手植柏枝繁叶茂。粗壮的枝干从树干中部开始散开,蔚为壮观。仓颉手植柏的形态奇特,纹理如奔腾的河流,有学者称之为“文化之源”。它的树干犹如飞流直下,卷起浪花无数,因此又称为瀑布柏。
仓颉庙景区讲解员刘雨涵介绍,传说当年仓颉为自己选择墓地,挑中了这块北依黄龙山,南临洛河水的宝地,并亲手种植这棵柏树。此柏高16米,腰围7.8米,根围9.9米,是庙内第八大奇观——“手植柏头在云里插”。
仓颉手植柏。孙翔 摄
仓颉手植柏。孙翔 摄
仓颉是中华汉文字的创造者。传承千年的仓颉文化是中华文明文化自信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汉字文明的精神标识。
仓颉庙内千年古柏共有46棵,平均树龄3000余年,是全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之首,被专家称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
这些千年古树不但具备极高的生物学研究价值,更是历史的传承、乡愁的载体。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体,自身所包含的长寿基因和抗逆基因,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值得深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秦岭研究院院长赵忠告诉记者,古柏也是历史的一种传承,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非常高。“我们现在讲乡愁,古树就是乡愁的具体载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秦岭研究院院长赵忠接受记者采访。孙翔 摄
专职“管家”护周全,续写古树生命传奇
在距离黄陵县城20多公里外的老君柏,也是黄陵县当地的“明星古树”。黄陵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股长田鹏飞说,此前,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启动建设,老君柏所在的村子刚好在淹没区。为了保住这棵“活化石”,政府决定给它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搬家”。
“搬家工程”分断根复壮、加固定植、水肥防灾3个阶段,利用植物生理学理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科学养护管理。经过4个多小时、2.5公里“旅程”,最终,老君柏顺利从黄陵县阿党镇史家河村移植到了同镇的川庄村。
老君柏。孙翔 摄
搬家后,老君柏又经历了5年精心养护,叶面施肥、改良土壤、加装保湿加湿喷雾系统、复壮孔灌施营养液……如今,老君柏成功适应了“新家”,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前生长在老君柏周围的“老朋友”杨树、槐树等也一同搬迁,与老君柏在新家构成了新的生态群落,续写着生命的传奇。
而当地其他千年古柏也得到了精心呵护。赵忠告诉记者,按照陕西省的技术规程,在国家规定的3个保护等级基础上,将树龄1000年以上的古树列为特级保护。对5株5000年树龄古柏的保护复壮采取了“一树一策”的方案。通过拆除地面硬质铺装、扩大树池等措施,有效拓展了古柏根系的生长空间。
记者在5棵5000年古柏周边都看到配备有避雷针等设施。洛南页山古柏保护中心主任何伟南说,林木最怕的是森林火灾,因此在页山古柏周边设立了一个消防器材室和两个蓄水池,配备消防泵组。“一旦古柏有火情,我们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将火扑灭。”
在黄帝陵文化园区里,一株参天侧柏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便是根植于黄帝陵5000多年的黄帝手植柏。相传是黄帝定居桥山后亲手栽种的。
“黄帝手植柏之所以保存得这么完整和健康,除了它自身良好的长寿基因以外,和历朝历代的保护也是分不开的。”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李小军说,眼下,古柏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技术手段、日常管护越来越好。
黄帝手植柏。孙翔 摄
游客参观黄帝手植柏。孙翔 摄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李小军接受采访。孙翔 摄
李小军介绍,如今,桥山之上保留了目前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柏树群。这里有古柏8.3万余株,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柏树有3万多株。而这些古柏,由一支72人的专职管护队伍“守护”。
“每天我们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守好古树。”穿行在古柏林间,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护林员刘斌表示,黄帝陵古柏林区全年都是防火戒严期,护林员一刻都不能松劲儿。
“防火是林区‘五防’中的首要任务。此外,防盗、防虫、防病、防老化等工作也不能松懈。”李小军说,针对10株特级、37株一级古树的管护,黄陵县组织专业技术力量,采取“一树一队伍”的方式,及时开展养护,动态调整措施。
在专职“管家”们的悉心呵护下,古树生机勃勃。通过对古柏的根系土壤改良、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树木雷达全方位检测,古柏根系密度和树冠茂盛程度明显增加。据主要植物学指标表明,黄帝手植柏目前生长状况稳定向好。
种子进入太空,古树与中华文明的故事翻开新篇章
2016年,精心挑选的黄帝手植柏种子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2018年,3株黄帝手植柏扩繁苗入植广西南宁,这是黄帝手植柏扩繁苗第一次走出陕西故土。在中华大地上,古树的后代生生不息,接力延续5000年古树基因。
2020年,仓颉手植柏的籽种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行航天育种,成为中华文明“飞向太空”的象征。“在仓颉手植柏繁育基地内,太空育种的树苗长势非常好。”仓颉庙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敏说,太空种子育苗不仅延续了仓颉手植柏的基因,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除了让古树种子飞向太空,当地还将古树与文旅创新融合,让古树文化深入人心。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古树,了解古树身上承载的中华文明传奇。
在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景区,编号“陕A0001”的老子手植银杏堪称国宝级古树。它历经近2600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枝叶繁茂。
老子《道德经》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今,当地在这棵老子手植银杏树旁设立“道德经”文化长廊,将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哲学智慧与古树保护实践相结合,每年吸引超50万游客前来参观。
老子手植银杏。孙翔 摄
西安曲江终南古楼观景区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穆骊虹接受采访。孙翔 摄
景区负责人穆骊虹表示,楼观台景区将古树保护与生态旅游创新融合,开发明信片等多种文创产品,让古树文化“活”起来。她认为,楼观台古树群串联起从周秦文明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轴线,其保护实践为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样本。这些穿越千年的生命奇迹,正以蓬勃绿意续写着“道法自然”的哲学新篇。
古树名木是“活着的文物”,一圈圈年轮印刻下时光的记忆,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它们见证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诉说着从未中断的文明密码。如今,通过科技赋能、文旅融合,这些千年古树又将延续生命传奇,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人民日报江苏省苏州市狮子园紫藤垂瀑,游客漫步其间。杭兴薇摄苏州市网师园内,已有200多年树龄的二乔玉兰应期绽放。王震杰摄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巧的园林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随着园林内各色花卉迎来盛花期,桃花、樱花、杜鹃花、海棠花等竞相绽放,满园繁花与古典建筑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来
2025-04-10 11:33:00 实时讯息海报新闻记者 孙翔 陕西报道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苍劲挺拔的“黄帝手植柏”赫然屹立。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所植,树龄5000余年。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资料显示,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共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近日,记者跟随“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
2025-04-10 10:51:00 实时讯息“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渭南县白水县仓颉庙。古柏常青,传递千年文明絮语;新绿为墨,记录当下传承故事。这几天,来自海内外的50余家媒体记者、网络名人及留学生代表聚焦三秦大地: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西部网承办的“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
2025-04-07 16:13:00 实时讯息寻根祭祖黄帝陵,同心共圆中国梦。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4日(清明节)上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中华大祭祖——乙巳(2025
2025-04-03 17:12:00 实时讯息【来源:延安市气象台】延安市气象台2025年04月01日15时19分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下述地区未来24小时内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阵风7级以上):宝塔区、安塞区、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洛川县、富县、甘泉县、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市、延川县、延长县,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
2025-04-01 16:30: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