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通讯员何平、生星5月30日报道:“阿爷,已经帮侬约好2号开白内障了,郑(天玉)主任亲自做。正好我也休息,我陪侬,覅担心!”
“6月1号倷上班的?可以做胃镜?太好了!儿子可以不用请假来陪我了!”
端午小长假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日间手术、胃肠镜等预约处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医院为此提前谋划、做好保障。院方表示,综合既往市民节日期间的就医需求,“小长假手术”颇受欢迎,上班族小长假陪护家中长辈检查、手术,既不用请假,又尽了孝心。
80多岁的李老先生因白内障视力下降严重,家属平常工作比较忙碌,一直未到医院手术。听说十院端午假期也照常开诊和手术,家属和眼科医生商量,为其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并且预约6月2日(周一)手术。老爷子开心地表示:“十院节假日也可以做眼科手术,家属不用特意请假陪护,当天还能出院,真的是很方便!”
据眼科郑天玉主任介绍,目前6月2日的白内障手术、视网膜手术、外眼手术等都开放预约,可有效解决上班族陪诊难、外地患者行程紧等痛点问题。
70多岁的陆阿姨因便血在社区医院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和家族病史,社区医院的黄医生建议她尽早去三甲医院做个胃肠镜检查。陆阿姨有些犹豫,担心子女无空陪同。黄医生告诉她,十院节假日也有胃肠镜检查服务,并且给她发放了十院的社区转诊患者“就医直通卡”,可享就医绿色通道服务。
黄医生表示,能感受到那种“家属终于不用专门请假”的轻松感。这表面上是“时间便利”,深层解决的是很多家庭“看病难”的焦虑。尤其是消化道肿瘤要早筛查、早治疗,节假日家属有更多时间陪伴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照顾和支持,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更安心。他说:“十院这种服务确实让很多上班族和家庭省心,我们社区医生也感到早筛工作更好推进了。”
据内镜中心刘枫主任介绍,为了方便患者检查,十院特意开通了端午小长假第三天(6月2日)的胃肠镜全天检查服务。患者不用耽误工作学习,检查后还能安心休息恢复,对老百姓来说真是实用的便民举措。
小长假期间仅有检查与手术还不够,更需医生专业评估与医疗建议,为此十院除5月31日端午节当天门诊停诊,6月1、2日各科室均按日常排班开诊,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坚守岗位,确保患者就诊无缝衔接。急诊、儿科急诊、发热门诊更是24小时开诊,互联网医院正常服务,全方位守望市民健康。
【健康科普】端午期间谨防三类健康问题
1.消化系统疾病:粽子属高热量、难消化食品,建议适量食用,搭配蔬菜、杂粮,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糖粽子;
2.高温相关疾病:近期气温攀升,外出需做好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晒,备好藿香正气水防暑药品;
3.意外损伤:参与龙舟竞渡、登山等户外活动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扭伤、溺水等意外,若发生创伤需及时就医处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7月6日,娄底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里,一场高难度的“拆弹”手术正在紧张进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党委副书记、胸外科主任刘君教授团队与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团队联手,通过仅3厘米的切口,成功为患者切除纵隔巨大肿瘤,一次性解决三项病变。当天,专家团队还为一名12岁“漏斗胸”患儿
2025-07-11 18:01:00 实时讯息来源:中国消防据安徽合肥消防消息7月7日某工地内一女子被困塔吊操作室辖区消防火速到场经询问得知被困女子为塔吊操作员她在攀爬塔吊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被困塔吊顶端。图源:安徽消防塔吊驾驶室距离地面有100多米高只能通过一人宽的扶梯上下为最大限度缩短救援时间消防员与现场另一名塔吊司机沟通让其操作吊机协助救援
2025-07-10 15:25:00 实时讯息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求学八年,工作十三载,我早已习惯了与疾病搏斗的日日夜夜,习惯了看病房中的药液或仪器、家属眼中的希冀或破碎、病人的沉默或麻木。不过最近的一封感谢信让我思绪万千。这是在一个下午收到的,收到这封信时,我刚结束两台穿刺手术,在科室走廊啃冷掉的煎饼——这封信来自一位已经逝去的患者的儿子:“
2025-07-02 07:29:00 实时讯息【来源:秦楚网】拇外翻,俗称“大脚骨”病通俗地说就是大脚趾根部的骨头向内侧“跑偏了”除了影响美观还会引起疼痛、红肿、步行困难高发于常穿高跟鞋的人群55岁的王女士(化姓)就因此饱受困扰幸运的是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医生为她成功实施鄂西北首例微创拇外翻Spear Plate髓内板矫形手术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病痛
2025-06-28 13:18:00 实时讯息汲龙船精神,奋时代之桨。海天味业·2025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南海区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叠南社区主办,致力于进一步推动文商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南海注入持续的文化与经济动力,助力佛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叠滘龙船漂移作为佛山文化的金字招牌,早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
2025-06-23 08:3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