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除了养猫和狗等传统宠物外,越来越多的宠物爱好者玩起了“异宠”,异宠通常指被我们当作宠物饲养的非传统、非家养动物,比如蛇、蜥蜴、蜘蛛等等,这些“异宠”涵盖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兽类,以“萌”“酷”“另类”等特点收获了众多拥趸。《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我国已有超1700万人在饲养异宠,“异宠”可以随意宠吗?是不是喜欢啥就可以养啥呢?这里面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
五花八门的“神奇动物”受热捧
在国内某社交平台上,售卖“异宠”、分享养宠攻略和“盘玩”秘籍的博主比比皆是。
除了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异宠”之外,一些爱好者铤而走险,将境外的外来生物当“异宠”违规带入境内。就在上个月,珠海拱北口岸一名旅客有意规避行李检查。结果,海关工作人员从其背包中发现了170只品种各异、体色鲜艳小型活体蟹。经鉴定,这批活体蟹为吸血鬼蟹属动物,属外来物种。吸血鬼蟹又称恶魔蟹,因其亮黄色的眼睛及独特的鲜艳体色而得名,是一种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小型蟹类,体长不超过3厘米。
今年3月,福田口岸一名旅客身藏15只活体爬行动物,违规携带入境。
深圳海关所属皇岗海关关员 刘芊华:这名旅客衣着臃肿、身体僵硬、神情比较紧张,我们就对他进行了拦截检查。结果在他的腰部两侧和后背处发现透明塑料袋,袋中装有10只濒危变色龙、4只外来物种伞蜥、1只卵胎蜥属物种。
目前,该案已移交缉私部门做进一步处理。根据我国相关等规定,除合法持有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书外,禁止携带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进出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境外物种入境
会带来哪些安全隐患?
随着国内“异宠”热持续升温,一些不法商家试图从境外收购爬宠、昆虫等动物走私至境内贩售牟利,其中不乏列入濒危物种的品类,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该物种的原生种群和栖息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部分物种更可能对我国的自然生态造成危害。而除了动物之外,一些外来植物也会对国内的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近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一名入境旅客的行李中夹带了一些新鲜柑橘叶片。当事人表示准备带回国用于烹饪调味。然而经检测,在这小小的几片柑橘叶片上,竟然发现了“柑橘产业的头号杀手”——柑橘黄龙病菌。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所长 王雪峰: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防治最难、危害最重、威胁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每年对全球柑橘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百亿计,有“柑橘癌症”之称,柑橘果树一旦染病,会在3到5年内丧失经济价值。
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常见的水果、仙人球等等,如果是境外物种,携带入境也可能存在风险。近日在贵阳龙洞堡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在一件入境邮递包裹内发现了5株仙人球。经专业鉴定,这些仙人球分别为星球、黑牡丹球、瑞云3种仙人掌品种。
贵阳海关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关员 张璐:这三种仙人掌科植物在我国无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这类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扩散能力。目前,仙人掌科植物中,已有仙人掌、梨果仙人掌和单刺仙人掌被列入我国二级外来入侵物种。
此外,近期在杭州、青岛等入境口岸,工作人员还从旅客的行李中发现了从境外携带回国的车厘子、油桃、山竹、菠萝等水果,在这些入境的水果上,查验出粉蚧类、盾蚧类、实蝇类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这些有害生物容易寄生在新鲜水果上,携带入境,会给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带来潜在安全风险。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关员 李淑杰:携带新鲜水果进境,需要经过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并具有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经检疫查验合格后方可入境。我们提醒广大入境旅客,不要随意携带新鲜水果、蔬菜、种子等检疫物进境,共同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部分外来生物
影响农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外来生物跨境入侵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威胁。记者从宁波海关获悉,2024年宁波口岸已累计截获有害生物1.3万种次,截获输入性病媒生物近6500批次,截获批次居全国口岸首位。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在宁波海关国门生物安全展示馆里,展示着宁波口岸截获的各类外来生物标本。有种植物叫刺苍耳,原产于南美洲,它是一种典型的外来恶性杂草,全身带刺,它的刺容易对人和动物造成物理性伤害,而且伤口可能引发感染。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它通过迅速繁殖,入侵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影响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它又表现出极强的竞争性和排它性,挤压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在这个展厅里,还介绍了一种叫松材线虫的植物线虫,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这种“癌症”的传播离不开一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松墨天牛会在每年五六月份羽化之后,飞到松树树枝上啃食鲜嫩的枝芽,松树有了伤口就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刺激松材线虫钻入松树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松树无法正常输送水分和养分。感染之前,松树还是绿色的,感染了松材线虫病之后,松树就会变成黄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整株松树会迅速枯萎死亡。
外来物种
如何形成入侵?
外来物种是通过自然和人为两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外来物种进入后是如何形成入侵的呢?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是一种名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菊科植物的花期,这种植物于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此后便有了“黄花过处寸草不生”的说法,如今,这种黄花已被列为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种之一。它的特性就在于,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与周围植物争夺资源,直至其他植物死亡。
部分引进的水生植物
“易请难送”
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等,还有一些水生入侵植物易请难送。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学者不远万里奔赴美国东海岸,将互花米草引入国内。依靠发达的根系、对淡水和海水的广泛适应性,以及各种复杂气候环境的耐受力,互花米草成为著名的护堤、固滩能手。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 杨宇衡:在最近几年,中国学者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发现,中国沿海近半的盐沼已经被互花米草占领,对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比如在红树林地带,它进入了红树林以后,就把红树林“捂死”了。
2022年,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
为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国规定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外来入侵物种的全国普查,并启动了信息采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来源:央视新闻)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自主培育的5个茶花新品种获得了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授权。预计今年冬天开花的时候,它们就会与游客见面。"昆园丹霞"是这次获授权的5个茶花新品种之一,它的母本是云南山茶品种"碧玉",花期在每年一二月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高级工程师 沈云光:“这棵比
2025-07-10 18:04:00 实时讯息位于沪闵路6258号闵行区机关大院东侧的口袋公园玉澜园近日开放。玉澜园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为主题,也是全市首座白玉兰主题的共享花园。这里一个多月前还是闵行区机关大院的一块老旧绿地。为了让更多市民共享绿化成果,今年年初闵行区委、区政府提出将这块绿地改造提升后,对市民开放并将其纳入今年闵行区单位附属绿地对社
2025-07-09 16:16:00 实时讯息6月22日,南都记者从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获悉,以伊冲突愈演愈烈,使馆将分别于6月23日和25日,通过贝京(塔巴)口岸组织后两批中国公民撤离。6月19日,在以色列中部拉马特甘拍摄的在导弹袭击中被毁的建筑。新华社发据介绍,当前,以伊冲突愈演愈烈,导弹袭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伤亡人数持续增加,当地安全形势
2025-06-22 14:20:00 实时讯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天(21日)3时55分,随着X8155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第1000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和LED显示屏,从西安发车后,沿陇海、兰新铁路一路向西,经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前往德国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中欧
2025-06-21 15:40:00 实时讯息如今,除了养猫和狗等传统宠物外,越来越多的宠物爱好者玩起了“异宠”,异宠通常指被我们当作宠物饲养的非传统、非家养动物,比如蛇、蜥蜴、蜘蛛等等,这些“异宠”涵盖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兽类,以“萌”“酷”“另类”等特点收获了众多拥趸。《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我国已
2025-06-06 10:25: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