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各国互利共赢,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中关村论坛智能体”、无感通行参会、百余台智能机器人担任“智愿者”……在刚刚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科技办会”成为亮点。与会各国嘉宾置身各类前沿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沉浸式感受“未来已来”的科技盛宴。
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含量”逐年提升,正是中国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的生动注脚。诞生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已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今年论坛年会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论坛年会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充分发挥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风向标”作用,为创新链产业链建起“超链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表示,中关村论坛是全球创新力量汇聚、碰撞的绝佳契机,为创新思维的交流与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壤。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论坛年会期间,100项新技术新产品、100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重磅发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正式上线,11组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彰显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潜力十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支撑力。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进步贡献率逾60%,成为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是世界上首个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0.9%,保持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外媒评价说:如果拥有一片繁茂的森林,那么参天大树自然会在那里生根成长,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培育森林。如今,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丰硕,新型工业化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全球普惠包容发展。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将核心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中国企业在探索技术突破的同时,持续推动创新技术互惠互享。正在筹建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和老挝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并已同巴基斯坦签署合作协议选拔训练航天员,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彰显中国促进科技成果共享、更好助力各国发展的大国担当。今年论坛年会期间,“长安链”“理想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集中发布,开放的创新生态吸引全球目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希望能与中关村搭建起更为紧密强劲的合作桥梁,为全球发展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只有坚持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各国互利共赢,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03 版)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扬言,若俄乌50天内不达成协议,他将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的“二级关税”。不过,国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极端措施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会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剧烈波动,反噬美国经济。 评论员雨果·迪克森(Hugo Dixon)7月21日在英国路透社刊
2025-07-22 10:24:00 实时讯息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江西赣州7月21日电 记者手记|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黎藜“人类发展需要无人机。”塞拉利昂广播协会主席小斯坦利·班古拉日前在江西一座低空经济产业园参观时,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同行的坦桑尼亚媒体理事会项目官员保罗·马林博也期待,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
2025-07-21 21:29:00 实时讯息一所大学,竟然吸引国内外这么多研究者的目光,北大这方面的优势,非其他大学所能企及。二十多年前,为迎接北大百年校庆,我和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那篇撰写于1996年的导言开篇就是:“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
2025-07-21 19:59:00 实时讯息昨晚(7月19日),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半决赛的焦点战中,中国女篮以81比90不敌日本女篮,无缘决赛。如此一来,中国队将在20日下午与韩国队进行三四名的比赛,日本队与澳大利亚女篮会争夺代表亚太地区最高荣誉的冠军奖杯。韩旭赛后落泪回应质疑↓↓本场中日女篮对决备受关注,此前的小组赛里,中国队取得了三战
2025-07-20 14:52:00 实时讯息【来源:舟山市文广旅游体育局_工作要闻】近日,《中国文化报》刊发《在舟山博物馆里乘风破浪》,点赞“千年船说”舟山船文化系列文博研学课程。报道以“寻宝”解锁渔绳结、拼装绿眉毛船模、“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等游戏化场景为例,盛赞课程把千年船文化化作可观、可触、可玩的沉浸式体验,实现“跨学科融合+非遗活态传承
2025-07-16 04:40: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