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4月12日电 题:直面关税挑战 香港工商界沉着应变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美国近日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挑起全球贸易战,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作为外向型经济体,香港亦面临一定压力。连日来,香港政商界人士针对美滥施关税予以强烈谴责;工商界人士表示,香港需沉着应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商界转型:多元化布局应对风险
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看来,美加征关税或对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转口贸易占香港出口比重高,关税冲击或导致货物流转量下降,相关服务业受影响。
近年来,香港厂商通过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设厂,再把相关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方式,缓解关税压力。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2024年美国在香港整体货物出口市场占比已由2018年的8.6%缩减至6.5%;而东盟市场份额由7.4%上升至8.7%,排名仅次于中国内地。自2019年起,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货物出口市场。
在美方抛出所谓“对等关税”后,香港商界意识到不能仅靠“搬厂”来解决问题。
香港中华工商总会秘书长萧耀钦认为,除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分散风险外,香港厂商可以走一条“内销”之路,将优秀产品引入内地市场,刺激内需消费,推动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
创科赋能:产业升级高质量“出海”
“新的环境下,无论香港还是内地企业,都需通过创新科技赋能,强化产业链和产品竞争力,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如是说。
为了给香港和内地的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援,生产力局11日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出海服务中心”。
这并非生产力局首个支援企业出海的项目。在过去10年间,该机构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完成逾1400个智能化项目,并推动“9+3+1发展计划”设立服务基地与研发中心,支援中小企高质量“出海”。
就香港而言,创科发展存在很多可能性,以创科赋能的新型工业便是其中之一。特区政府此前公布,2023年香港“制造及新型工业产业”收入达760多亿港元,同比增长7.6%。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香港的产业都应按创科发展蓝图指定的方向,稳步向前推进。”
政府助力:多措并举拓市场
在工商界沉着应变的同时,特区政府亦部署并推出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积极应对。
4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携手香港银行业推出针对个别行业的支持措施,进一步协助更多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融资和升级转型;10日,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推出3项支援香港出口贸易的措施;11日,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受访时指出,将推出修例便利转口、加强与大湾区港口协作“拉货”、简化报关等5大策略,协助航运业界应对关税压力。
除政策扶持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5月出访中东,与内地企业共同“走出去”,帮助中小企应对困难。
“香港经历过无数风浪,每一次都能够在挑战中变得更茁壮。”李家超近日会见媒体时表示:“我们会继续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世界各地来香港进行贸易和投资,享受香港机遇、中国机遇。”(完)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 ,通用汽车盈利预期下调(每日经济新闻)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2025-04-20 12:31:00 实时讯息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19日说,该组织当天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萨雷亚19日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视频声明说,胡塞武装当天用地对空导弹击落这架无人机,这是胡塞武装24小时内第二次击落该型号无人机。马西拉电视台当天援引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消息说,美军19日晚对也门首都萨那及其郊
2025-04-20 11:53:00 实时讯息国内三蹦子厂商称已不再向美国供货4月17日,河南郑州。国内从事三蹦子生产的任先生表示:“去年开始销往美国,美国并不是主要市场,关税太高销量成不了规模,现在主要还是卖国内。” 任先生介绍,“三蹦子”在国内卖两三千块钱,美国卖是4000多美金。此前报道近两年,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国产电动三轮车在海外大
2025-04-20 09:01:00 实时讯息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中物联声明:反对美对华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措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19日发布关于反对美对华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措施的声明。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具有明显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色彩,是对多边贸易
2025-04-19 18:32:00 实时讯息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搏出上扬曲线 外贸韧性更显——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二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张晓洁、张璇在美国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经贸格局之际,中国外贸首季报更显韧性: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势搏出一条上扬曲
2025-04-19 14:50: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