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晓宇)8月15日,作为1945年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见证地,广州中山纪念堂启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科技+人文”“内地+港澳”“传统+创新”的立体传播模式,打造沉浸式抗战精神传承平台,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奋进动力。
纪念堂内,观众戴上AR眼镜,眼前的现代舞台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受降现场——中国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接过日军指挥官田中久一的投降书,台下民众热泪盈眶……这是纪念堂依托AR技术还原的广东地区日军签字受降场景。
“太震撼了!课本上的‘抗战胜利’四个字,突然变成了有温度、有细节的画面。”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王梓涵在体验后说。
“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洁表示,AR还原的核心是让年轻一代“触摸”历史,“我们希望通过让观众站在当年民众的位置上,来感受胜利时刻的激动与不易,从而深刻理解‘和平来之不易’的含义。”
活动首发当日,位于纪念堂主体建筑东北角的“历史见证”参观通道首次开放,抗战期间的“烽火印记”展现在市民、游客眼前。
1938年5月至6月,日军对广州进行大轰炸,中山纪念堂多处遭袭。而这条“历史见证”通道则清晰呈现了当年饱经摧残、布满弹痕的斑驳墙体,每一处弹坑都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无声控诉,更是铭刻在城市血脉中的不屈印记。
现场不仅设置了图文并茂的双语导览牌以呈现历史背景,还邀请志愿者“堂小青”进行现场讲解,为参观者还原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粤港两地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在“勠力同心——粤港抗战史实展”现场,讲解员向学生代表团介绍道。
该展览通过珍贵史料与260多张历史照片,全景展现粤港抗战的苦难与荣光。
自7月开展以来,展览已吸引近15万人次参观。“8月起,展览还将深入港澳社区及学校巡展,向港澳市民呈现共同抗战史实,深化对‘一国两制’下民族共同记忆的认同。”相关负责人说。
8月15日,《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石家庄录制现场。《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日前在石家庄录制完成将于8月29日20时在河北卫视和广大观众见面8月12日,王珮瑜(右一)在《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石家庄录制现场表演。王珮瑜、韩再芬、王红丽等15位梅花奖获得者携手青年演员戏迷票友同台献艺倾情演绎京剧
2025-08-26 08:01:00 实时讯息新华社东京8月24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到访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他将在24日结束访日行程前往美国,这被认为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分析人士认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表态强硬的李在明,打破惯例先访日,背后既有其从在野党
2025-08-25 00:04:00 实时讯息作者:李玉华 张忍之(中国造纸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由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赵洪雅撰写、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叹为观纸——中国古纸的传说与历史》近日出版。该书从考古学与文献学视角出发,勾勒中国古纸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重新呈现“西汉是否有纸
2025-08-23 03:47:00 实时讯息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晓宇)8月15日,作为1945年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见证地,广州中山纪念堂启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科技+人文”“内地+港澳”“传统+创新”的立体传播模式,打造沉浸式抗战精神传承平台,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奋进动力。纪念堂内,观众戴上AR眼镜,眼前
2025-08-16 08:09:00 实时讯息昨天(8月7日)清晨6时许,G1503上海绕城高速内圈蕰川公路出口匝道内发生一起大型半挂车着火事故。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迅速到场处置,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击市民介绍,当时一辆装载着货物的大型半挂货车行驶至事发匝道内时,车辆起火燃烧。驾驶员立即将车靠匝道内右侧车道停车。不料,现场火势快速蔓延,浓
2025-08-08 12:56: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