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知名文史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携新作《对联课》亮相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安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两位学者围绕对联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学样式,从历史渊源到创作妙趣,为现场读者奉上了一堂听得懂、用得上的传统文化普及课。
对联:刻在文化基因里的文学符号
程章灿指出,对联是中国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一种样式:“一副对联甚至只需几个字,例如上联4个字,下联4个字,一共8个字,就成为一篇作品。”这种独特的对称之美与精炼之语,使对联成为连接雅俗、沟通古今的重要文化符号。
陈国安则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他提到,过去私塾里常以“对对子”启蒙,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就教学生对联课,可见对联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他笑言:“我们以前总觉得只有私塾才教对联,没想到在高等学府的文学教学中,还开设这样一门传统语文基础课。”
作为《对联课》的作者和“对联课”的教学者,程章灿分享了自己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对联一直是传统教育中非常受重视的文体形式,过去的小孩子读书,都要从作对联开始,这是一个文学基本功。如果你学会了作对联,那么作诗、作词、作骈文、作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所有的这一切都没问题了。”他表示,南京大学中文系强调“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读懂经典,更要进行创作实践:“如果你对古人的经典作品没有深入理解,对诗词对联也无法提笔写一两副,我总认为这对理解作品会有影响。”基于这样的理念,也基于对联在传统文化中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他决定将对联纳入大学课堂,让学生通过写作对联来体会传统文学之美。《对联课》一书正是以他在南京大学授课的讲稿为基础,精心修订而成。
对联之用:雅俗共赏的生活艺术
“大部分读者对于对联的印象可能都是快过年了,在红纸上写上两句,往门上一贴。”陈国安回忆自己当校长时每逢春节都要给同事写春联,最多一年写了500副,手都写“残”了。“秀才人情一张纸”,对联承载着新年的喜气,是中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程章灿说,贴春联的传统可追溯至唐代,敦煌文献中就保留有唐人春节使用的对联,多为四言、五言短句。他形象地比喻:对联是中国文学的门面——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一个单位、一座城市的“面子”都写在门上。正因如此,讲究的人每年都会换新联,以应时应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望。
除了春节,对联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用途,比如古建筑上的楹联。因为身处江苏书展,程章灿就以苏州为例,苏州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悬挂着对联,不少名联文辞书法俱佳,为园林胜景增色不少。他特别提到苏州沧浪亭、怡园等园林中佳联甚多,既有历史典故又贴合景观,令人赞叹。而在人际交往方面,中国人每逢婚丧嫁娶,也习惯以对联表情达意:婚庆有喜联贺喜,丧祭有挽联致哀,寿辰有寿联祝寿,乔迁有门联增辉……对联贯穿于人生礼仪,成为传递祝福、寄托哀思、凝聚人情的重要载体。从雅到俗,从庙堂到民间,对联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成为一种鲜活的生活艺术。
对联之教:从大学课堂到大众传承
《对联课》中也收录了一些学生的课后习作,每一副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程章灿都会认真批改。谈及学生的进步,他难掩欣慰,列举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作业——给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拟寿联。有学生巧妙化用《诗经》典故和王蒙代表作名,写出“九如天保,万岁青春”的佳联,既典雅庄重又贴合寿星身份;另一篇佳作在意象经营上,甚至更具特色:“百驾黄车,一肩皓月;九旬赤子,万岁青春。”程章灿笑言:“这两位学生的作品如果拿给王先生看,他一定会点头称许,后生可畏啊!”
陈国安也感叹,对联作为文化交流的特殊形式,不仅能够用传统的方式为现代作家祝寿,也能够让古人和今人在同一时空中对话。正如《对联课》封面上那副集句联“为君刻意五七字,握手一笑三千年”,上联出自南宋诗人张镃,下联出自北宋文豪苏轼,跨越时代的妙句被清末诗人、书法家顾印愚巧妙集为一联。这副对联是1999年程章灿搬新家时,他的恩师、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特意为他题写的,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此次选用这副对联作为新书封面,既是对恩师的致敬,也寄托了自己的学术追求。一副对联,寥寥数语,不仅浓缩了师生间的情谊,更跨越千年时空,将古人的诗心与今人的感怀融为一体,生动诠释了对联传承情感、连接古今的深远文化价值。
活动尾声,程章灿还即兴作了一副以活动现场为主题的对联:上联为“家传户诵”,赞誉对联文化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下联是“近悦远来”,表达对四方宾客汇聚苏州共享文化盛宴的欣喜。简短八字,既有对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礼赞,也寄托了对美好社会文化的向往。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对联艺术,在两位学者的讲述中焕发出现代光彩。正如程章灿所言,对联是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文学样式,它虽篇幅短小,却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志。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样一堂对联课,不仅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对联之美,更让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传承创新。
原标题:《为君刻意五七字:程章灿《对联课》在江苏书展首发》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蒋楚婷
来源:作者:宋思洋
近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谌贻琴在湖北调研残疾人工作,强调要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和权益保障,大力推动科技助残,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工作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的重要事业,其有效开展需要多管齐下、精准施策,要以政策为基、科技为翼、文化为魂,不断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和权益
2025-08-23 12:25:00 实时讯息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2025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举办,18项辽宁非遗在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43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非遗展示”“非遗舞韵”“非遗市集”等板块,搭建起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桥梁。其中
2025-08-23 07:04:00 实时讯息开学季即将到来,记者今天(8月19日)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今年9月,成都将投用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8所,新增学位约6.3万个,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其中,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5310个;小学14所,新增学位30690个;初中12所,新增学位20100个;高中3所,新增学位6900个。位于锦江区的
2025-08-20 00:04:00 实时讯息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贾晓雯网络视频截图8月19日中午,#老人散步故意肘击训练学生#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首位。网友拍摄的视频中显示,在广东湛江某体育场内,一名黑衣老人在跑道内圈散步时,学生群体在跑道进行常规跑步训练。其间,学生已主动减速避让至跑道中间,但老人嫌学生训练影响散步,连续两次转身并故意用手肘撞
2025-08-19 15:03:00 实时讯息8月16日,“飘——洪潮山水画小品展”在“钟书阁·风艺术空间(上海泰晤士小镇)”正式启幕。此次展览将风艺术空间的文化内核与艺术家洪潮的个人表达深度结合,以四十幅扇面雪景为载体,融合徽州文脉底蕴与沪上现代艺术空间的灵动气质,借“飘雪”意象诠释“山水气韵”,为上海市民献上一道隽永的“清凉文化盛宴”。徜徉
2025-08-18 14:13: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