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可以奔奔跳跳,也能笃笃悠悠!这所学校把课间玩成“顶流”,家长:快抄作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3:38:00    

【来源:少年日报】

“我会和小伙伴一起整理运动器材,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运动的时候安全第一,才能玩得开心自在。”课间时分,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五(1)班的俞祎伊正站在操场角落,细致地整理着跳跳球等器材,眼神专注、语气认真。作为“器材小管家”和“安全小卫士”,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校园的一角,也守护着课间的快乐。

从“课间快乐15分”正式运行以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阶一角,都成了孩子们释放活力、表达自我的空间。而今,这项广受欢迎的课间改革也迎来了2.0版本。这不仅是一项关于“时间”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儿童成长节奏的重新思考。孩子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何为真正的“课间快乐”。

课间多5分钟,跳绳狂飙200+!

“体能密码”就藏在……

从今年2月起,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将每节课后的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同时结合30分钟大课间与每日一节体育课,让孩子们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的目标,也得到了家长、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如今进入“2.0”版本,升级后的“课间快乐15分”在原有基础上融合了更多内容:全校统一练习的“雏鹰展翅”武术操,既强健体魄,也培育气质;AI运动挑战系统每日实时打卡、积分、排名,让锻炼变得更有参与感与趣味性;而新上线的“DE多维慧评”成长手册,更为每一位孩子的努力留下可见的印记。

“不少五年级同学跳绳都超过每分钟200个!这在体育中考里是接近满分的水平。”一直关注孩子们的黄浦区体育教研员陶磊惊喜地表示:“学校不仅注重体能锻炼,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心,这正是高水平体育教育的标志。”

每个节奏都被尊重

“笃笃悠悠”也能快乐成长

与激烈运动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楼阳光房里悄然流淌的安宁。

这里是本学期学校螺蛳壳里做道场新打造的“豆豆悠悠屋”,名字谐音上海话里的“笃笃悠悠”,这里经过一番精心的软装和布置,成了为需要慢节奏的孩子打造的“心灵加油站”。轻轻晃动的摇椅、一盏盏护眼茶、三五好友的棋局、悄然投放的情绪漂流瓶……这一切让孩子们在课间也能慢下来,或聊聊天,或发发呆,获得情绪的释放与心灵的滋养。

“孩子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奔跑,安静时的他们,也有闪闪发光的模样。”三(1)班谢柏言同学的妈妈感慨:“尤其是情绪漂流瓶的设置,为敏感期的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出口,这种细腻的照顾,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真实体现。”

而在课间秩序管理上,学校还启动了学生自治队伍“爱心豆护卫队”。孩子们自愿报名担任器材管理员、问题小侦探、协调小能手,不仅提升了秩序,也在过程中收获了责任与协作的教育。“参与其中,让孩子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服务中学会尊重与自律。”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经历,是成长中最宝贵的课堂。”

家长学生组队"搞发明"

自创课间游戏火成爆款

“课间快乐15分2.0”的推出,不是一纸方案,而是一次家校共创、共育的真实实践。家长们不仅提出建议,还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游戏设计。在“快乐游戏征集令”活动中,五年级男生金禹辰与父母共同创作的“影子接力”小游戏成为热门打卡项目,真正实现了“参与即教育”。

谢柏言妈妈回忆:“我曾在某平台上看到其他家长评论说‘我们学校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活动’。作为董二小的家长,我打心眼里骄傲。学校听得见我们的声音,也愿意接住我们的想法,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场交响乐。”

记者手记

课间15分钟的教育命题: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成长节奏?

COMMENT

正如古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课间15分钟,看似短暂,却是孩子成长路径上的关键节点。

这也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当教育从“分秒必争”中抽身,把时间真正交还给孩子,我们是否也在重新定义“成长”的含义?是跑得快,还是走得远?是只争高分,还是学会生活?

一间“豆豆悠悠屋”,也许无法帮孩子在考试中多得一分,却能让他们在阳光下学会与自己温柔相处;一个跳绳排行榜,也许不能直接决定成绩,但可能点燃孩子对运动的热爱,乃至开启终身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单调的“冲刺赛”,它应该更像是一场旅程——既有奔跑,也有驻足;既有挑战,也有抚慰。而“课间15分钟”,恰恰是这场旅程中最真实、最鲜活的风景。

记者 周雪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