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又多了很多准大学生的身影。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一直呈递增趋势,这些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
“医美是高考奖励。”社交平台上,关于“高中毕业生如何微整形”的话题引发关注,也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有家长认为,在外貌上建立优势有利于孩子社交、求职,甚至还有家长催促孩子去做微整形。
准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高考后进行微整形,可以理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家长比孩子还热衷于此,把医美作为高考奖励,甚至催促孩子微整形,这就和高考前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一样,都是以“为孩子好”为名,代替孩子做规划。
这不但忽视孩子的自主性,也加剧容貌焦虑,给孩子扭曲、错误的价值观教育,认为今后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要凭借容貌,而非才能。而且,盲目跟风、过度的美容整形还会给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哪怕是孩子自主要求微整形,家长也应理性引导,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没必要做。比如,考虑到腋臭对生活、社交的影响,手术治疗腋臭就是可以的。而打瘦脸针、注射玻尿酸等,对刚满18岁,甚至还没有成年的学生来说,则大可不必。
一些家长非但不引导孩子理性对待微整形,还把医美当成高考奖励,催促孩子去做,这就是家长职责的越位与错位,对子女的成才并不利。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一直包办代替,孩子也一直被规划、被管理,今后也很难真正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家长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引导又极为功利。
一些整形美容机构也看准家长的这种心态,进行焦虑营销,通过强化容貌对社交、求职的影响,刺激家长把微整形作为孩子上大学前的“必修课”。准大学生“医美热”,就这样形成。
如果只进行一次微整形还好,一些大学生,一次整形后还想再整形,要把自己改造得更美,由此产生整形依赖,甚至“整形成瘾”,就麻烦了。这不但导致大学生把大量精力用在整形中,同时还会带来更强烈的容貌不自信。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位女大学生“医美成瘾”,10天花了50万元整形。而也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掉进校园贷、网络贷陷阱,就是用贷款进行整形。
可以说,家长把医美作为孩子高考的奖励,并不是什么好事。家长和全社会,都要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容貌观念。刺激容貌焦虑、用容貌焦虑绑架孩子们,只有利于医美生意,而无益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来源:新京报)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1日讯 暑假期间,“孩子整天抱着手机不放”“一没收手机就哭闹撒泼”等场景成为许多家庭的日常困扰。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家长可以试试这几招。配图与本文无关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一、尽早挖掘孩子的天赋,这是提升孩子能量的秘诀。当孩子找到热爱和擅长的方
2025-08-21 15:06:00 实时讯息为传承村落文化根脉,增强青少年对村中“活文物”千年银杏树的文化认同,8月9日,上党镇古洞村农家书屋举办第四届“农家书屋——是TA影响了我”暨“古树传薪 故事长青”主题阅读活动。活动中,村中长辈讲述了古银杏树的历史渊源。据传“先有银杏树,后有坞庄村”,这棵千年古树树龄已达1078年,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变
2025-08-13 10:02:00 实时讯息在皇姑区北陵公园东门附近,有一家儿童教育机构——沈阳童馨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邢立柱在孩子们眼里是“最亲的邢大大”,在员工眼里是“心里装着员工的领头人”,在陵东街道嘉麟社区居民眼里,是“看得见、学得着”的身边好人。日常生活中,邢立柱用日复一日的古道热肠和实打实的凡人善举,点亮“身边好人”的温暖
2025-08-12 08:34:00 实时讯息昨天,一名7岁男童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大理苍山失踪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大理蓝天救援队发布一则通知称:一名7岁小孩在苍山元阳书院走失,我队定于8月9日17:30在队部集合参加搜救,请各位队友积极参与……有消息称,男童在苍山的小岑峰山下附近丢失,时间大约是8月9日11:40左右。男童书包上有名字,书包上
2025-08-10 12:21:00 实时讯息近日,东风汽车旗下的东风纳米06车型凭借全域能效管理的突破性创新,成功斩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一级能效认证证书。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发起,从行车、驱动、空调、补能四大维度评测。“一级能效”作为最高等级,要求车辆在所有测试
2025-07-26 12:02: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