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追光记|送你一朵牡丹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01:00    

文/董光强

“自然与美的语言从无疆界,正如公园因汇聚多样植物而更显珍贵,文明也因互鉴交融而愈发丰盈,因此索菲亚中国牡丹园的题铭为‘美美与共,文明互鉴’”,4月10日,在2025 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现场,保加利亚索非亚市公园和城市花园局局长米莱娜·拉多斯拉沃娃·瓦塞娃在发言中说。

去年10月,菏泽牡丹落户“玫瑰之国”保加利亚。米莱娜·瓦塞娃说,在索菲亚居民喜欢的南方公园种植了中国牡丹,非常有意义。

文明交流,往往在于寻找到“共性”。而牡丹,恰恰是一种超越国界的“美的语言”。

送你一朵牡丹花,领略国色天香之美。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文明不约而同地将花作为美好的象征。中国牡丹、马尔代夫粉玫瑰、苏里南法贾鲁比花等等,都让人难以忘怀。这两天,菏泽各大牡丹园里,9大色系,10大花型的1300多个品种的牡丹次第绽放,陆续进入盛花期,喜迎八方游客。作为“花中之王”的牡丹,承载着人民的美好祝愿与期待,每一朵都是春天寄来的“情书”,浪漫而深情。

其实,无论是在字源解码,还是美学意象,“中华”的“华”与“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我们凝视、欣赏牡丹时,看见的不仅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花朵,更是“华”字跨越时空的灵动轨迹,是中华文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送你一朵牡丹花,体悟独特标识之魅。

牡丹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符号,更是当代中国的立体叙事载体。黄河与牡丹在菏泽交相辉映,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读懂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所说,“黄河天上来 牡丹为你开”的主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文化多样性、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高度契合。黄河和牡丹都代表着中国文化遗产的永恒传承及其不断演进。

以河为脉、以花为媒。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外籍专家安泽来自拉脱维亚,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今年第一次到菏泽。“这座城市非常迷人,牡丹已经融入了大家的生活,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哲学。”

送你一朵牡丹花,感受交流互鉴之诺。

在牡丹国际传播论坛上,中外宾朋赏花论道,共同探讨各国文明美美与共的发展前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阿塞拜疆语研究室主任、阿塞拜疆卡扎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阿格申·阿利耶夫说,牡丹花是自然媒介、翻译是学术媒介,期待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研究中心主任张秀新说,牡丹是“友谊之花”,希望越来越多的牡丹在全世界各地繁荣绽放……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历程中,牡丹很早就成为各国感知中华文化、理解中国精神的窗口。特别是近年来,更是架起了文明对话的桥梁。

各国独具特色的文明,如朵朵绽放的鲜花,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的百花园。4月9日,跟山东国际传播中心的小伙伴们策划推出了一期特别节目,主题为“中国牡丹 花开世界”。邀请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和美国洛杉矶、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日本岐阜等多地的全球拍客联动,小切口展现文明交流互鉴。

从国潮浪漫到世界“搭子”,当牡丹绽放时,世界文明亦在“开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