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朱深耕 朱传嗣)春耕时节,农事正酣。近日,在枝江市百里洲镇,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如火如荼地开展冬瓜苗移栽工作。一株株青翠的幼苗整齐排列,为这片沃土注入勃勃生机,也为当地“甜蜜产业”的丰收播下希望。
走进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小麦地里,太阳正烈,尚是青苗的麦田泛着粼粼波光。田埂边,农户们正分工协作、动作娴熟,开孔、移苗、合土、洒水,不一会儿,几箱冬瓜幼苗就在田地里“安了家”。
为什么要种冬瓜?又为什么要从外面移栽冬瓜苗?面对记者的疑问,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李加源解释说:“我们这是订单农业,这次是由河南的一个老板提供的冬瓜苗,我们把幼苗移栽过来,等冬瓜成熟之后,再由他进行回收。”
据了解,合作社自今年开始在小麦田里套种冬瓜,抢抓早冬瓜上市时间,相比往年可以大幅提升经济收益。同时,基地引入滴灌系统,结合人工巡查,确保幼苗水肥均衡,冬瓜成熟后品质优良。
“冬瓜是经济作物,比常规作物的经济价值要高。我们合作社目前种了近四百亩的冬瓜。采用套种模式,要比小麦割了之后再种冬瓜提前上市,上市时间在七月二十号左右。”李加源向记者介绍。
通过发展冬瓜套种模式,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百里洲镇探索出一条农技增效新路径。通过这种“合作社+农户+订单”的经营方式,基地吸纳周边1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可达3万元。
百里洲镇指南村村民吕荣燕感叹:“我们五六十岁了,能够在这里打散工,一年还可以多赚个两三万块钱,我们觉得还蛮开心。”
从订单育苗到技术套种,从节水滴灌到产销衔接,这片土地正用现代农业的智慧讲述着增收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不少传统制造业从卖产品到推品牌,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户外家居馆的展位上,参展商正在展示一款不久前刚刚斩获国际大奖的遮阳伞。这款遮阳伞设计简单实用,吸引不少外国客商驻足咨询。通过打造自有品牌,这家企业近几年实现海外市场的突围,而且效果显著。目前,海外
2025-04-26 15:32:00 实时讯息当前,距离冬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多天,距离冬油菜大面积收获还有不到10天。夏收粮油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当前粮油生产的形势如何?农业农村部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夏季粮油丰收?空中俯瞰1500余亩由中化农业MAP中江技术服务中心托管的四川省中江县酿酒专用小麦基地(4月1日摄,无人机
2025-04-24 09:20:00 实时讯息4月21日下午,郑州市中原区某外卖站点,刚休息不到五分钟,骑手杜大姐的手机同时弹出美团和京东的派单提醒,看似寻常场景背后,正上演着两大互联网巨头围绕即时零售入口的激烈交锋。近日,京东与美团围绕骑手“二选一”的争议持续发酵。京东指控美团强迫骑手“封杀”京东订单,美团则公布骑手跨平台接单数据辟谣。这场表
2025-04-22 16:10:00 实时讯息眼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能否让麦苗“吃饱喝足”,实现稳产高产目标?方城县博望镇面对持续干旱的严峻现实,多措并举,昼夜奋战,干群协力,掀起抗旱浇麦高潮。誓为国家粮仓添米添粮多贡献。连日来,在博望镇的13万亩麦田里,一台台轰鸣的抽水泵声奏响了抗旱浇麦主旋律,一场与旱魔赛跑的抗旱浇麦攻坚战在万顷
2025-04-21 16:44:00 实时讯息这两天,商务部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在南京举行,巡回采购团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首场采购。面对当前外贸产品出口困难,如何拓内销,让订单继续滚起来,是现场人员的更大诉求。一家大型外贸企业带来的这款全新研磨冲泡一体咖啡杯,一亮相便成为展会上的热销款。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健:按照国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2025-04-21 07:46: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