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天灾亦或人祸?揭秘泰坦尼克号沉没全过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10:21:26    

1912年4月2日,泰坦尼克号(又叫铁达尼号)完工下水,这艘承载了世界航海史上几乎所有荣耀的世纪邮轮,却在处女航中触冰沉没。80年后,随着同名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上映,这艘被全世界人所熟知的传奇巨轮,也将裹挟着自己戏剧性的命运,永远活在人们的非议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泰坦尼克号的非凡“一生”。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中画面

1912年4月10日清晨,南安普敦港,这艘世纪邮轮在万众瞩目中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纱:泰坦尼克号的排水量超过46000吨,为当时之最;舰长269.06米,舰宽28.19米,可同时容纳3547人,兼具速度和舒适度。空前巨大的往复式发动机高达12米、直径达2.7米,每天需要燃烧610吨的煤,堪称“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

按照原定航程,泰坦尼克号将从南安普敦港出发,在经停法国瑟宝和爱尔兰皇后镇两个港口后,横跨整个大西洋,到达美国纽约港。

中午12时,泰坦尼克号准时出发。

18时30分到达第一个停靠港——法国瑟堡,在搭载274名乘客后,于20时10分离港。

次日,4月11日11时30分到达爱尔兰的皇后镇(现在的科芙),这里是第二个停靠港,搭载123名乘客和更多货物后,于当天13时30分离港,正式航向美国纽约。

一路上邮轮频繁接到其他船只传来的预警消息,提醒大西洋的海域上有冰山、浮冰出没。船长也确实收到这些消息,随后,下令将航线南移作为预防措施。但吊诡的是,接下来亚美利加号、加州人号邮轮和梅萨比号发出的冰山警报从来没有传给泰坦尼克号舰桥上的船长或其他副官,原因不明。

22时30分,加州人号误入了一片冰山中,不得不抛锚停船,并向周围发出了最后一封警报:“我们被周围的冰山挡住了”。当时它距离泰坦尼克号只有不到20海里,但这条的警告还是没有传到船长室。

23时30分,值班的2名瞭望员注意到他们前方的地平线上有轻微薄雾,但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23时39分,瞭望员终于发现了冰山,但这个时候泰坦尼克号距离冰山已经不到450米。尽管立刻改变了船的航向,但为时已晚,在避开了船首后,却以更具破坏性的刮擦方式撞上了冰山。冰山沿着船的右舷在水面下大约接触了7秒,大量的冰块从冰山上落到井围甲板上。几分钟后,所有发动机都停了下来,船首朝北,在纽芬兰南部的拉布拉多洋流中漂流。

如果就此停船,可能之后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历史没有如果,泰坦尼克号的继续行驶,反倒使已经被冰山挫曲的船体钢板撕裂,形成了6个巨大的破口。

海水以每秒7吨的速度从破口灌入,仅仅45分钟就有至少13700吨的海水进入船体,将靠近船首的5个水密隔仓灌满。(注:泰坦尼克号的最下甲板设计成了16个水密隔舱)。船上所有水泵组合相加的总抽水量每小时只能抽走1,700公吨,远远无法跟上海水倒灌的速度。

随着水泵技术的发展,隔膜泵这一新兴泵类逐渐取代传统泵类在远洋船上的应用。边锋机械集团旗下的隔膜泵系列产品凭借更强大的流量扬程与更稳定的工作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远洋船的排水工作。

如果当时船上的抽水设备能有如今的抽送效率,如果船上再能多一些海水输送设备,或许,这场悲剧就能避免发生。但历史没有如果,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世纪巨轮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从它撞上冰山到完全沉没,只过了2小时40分钟。

1914年,各国在海事安全条例上达成共识,通过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这两项措施至今仍在管理全世界的海事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