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银针试毒是否有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银针试毒的历史。
最晚到宋朝时,中国人就已经普遍学会了用银针试毒。当时的法医宋慈,通过银针与砒霜变黑的原理发掘死亡原因,让很多人都记住了“银能验毒”的窍门。
在古代,银针试毒主要是针对砒霜。
因为在古代,砒霜经常被用作毒药,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但是由于但是技术有限,砒霜中会混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而银与硫反应就会生成黑色硫化银沉淀。所以只要用银一试,就知道有没有含砒霜。
不过,按照现在的生产提纯技术,银饰根本无法检测出高纯度的砒霜,所以试毒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且,不仅是砒霜,对于其他各种毒,不管是用银针还是银饰,都是无法试毒的,千万不要被有心之人忽悠了。
我们常常在网上刷到类似的说法:“银饰/银手镯变黑,其实是身体在排毒……”这又是真的吗?
实际上,银手镯变黑还真与身体排毒无关,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银手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导致的,表面的黑色物质主要为氧化银Ag2O。
另一种是银手镯长期戴在手上,被空气氧化的同时,还容易接触到人的汗液。汗液中有氯离子和钠离子等,属于电的良导体。因此,当银同时接触到汗液和空气时,就会加快银的氧化速度,产生黑色的银锈。
而且人体的汗液中会排出部分硫离子,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硫离子也会和银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
那为什么有的银不会变黑呢?
一方面可能是银饰生产商在生产的时候,在银饰上添加了银保护剂,也就是银封闭剂,相当于在银饰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单分子厚度的薄膜,可以抵御空气和汗液的侵蚀。
另一方面可能是银饰穿戴者个人的原因,比如汗腺更不发达、出汗量少,汗液中含硫量更低;或者喜欢穿粗糙的衣服,在摩擦中不经意间对银饰起到了一个抛光的作用。
有的实验发现,银饰虽然不能排毒,但是可以消毒。
实验结果表明,当阴离子的浓度为0.1 ppm时,就可以对各类细菌和病毒产生致命破坏力。因为银离子属于重金属,可以干扰微生物的DNA复制过程,同时使蛋白质失活,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银分为999银、990银、925银,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其实,999、990、925代表了含银量。
999是纯度最高的千足银,含银量为99.9%;990是足银,含银量为99%。由于含银量高,质地比较软,999和990一般用作素银首饰。
925是国际标准银,添加了7.5%的铜合金,是纯银的最低标准,常用来制作花型首饰。
那么我们怎么分辨999银、990银和925银呢?
含银量高的银,颜色是洁白、均匀、发亮的,相反,如果呈青灰色,可能是含有铅。如果毫无光泽感,则可能含有铜。
一般来说,含银量高的银没有弹力,掷地有声。相反,含银量越低,声音就越低。
把银拿起来掂一掂重量,如果首饰体积大但是手感较轻,很可能就是假冒货,含银量偏低。
银的硬度比铅和锡大,比铜低,不介意的话可以用大头针去划一下银饰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则可能是银饰。
所以,银针试毒真不靠谱,所谓的银饰变黑是身体在排毒也是假的。佩戴银饰,我们图的只是一个快乐和寄托,没有必要把它和健康联系起来,以免陷入消费陷阱。
秋月守在一旁,见她醒来连忙上前:“殿下,可还疼得厉害?”宋妤想起昏迷前的一幕,心口又是一窒:“江奕呢?”说起这事,秋月就红了眼。“九千岁实在偏心,您伤了脚踝,陛下大怒要罚那江璃,九千
2025-09-16 15:12:39 文章推荐南黎突然被顾然的这个转折弄得一愣,本来不错的氛围被顾然弄得非常尴尬。而随后,却是看到顾然开口道:“我以后,注定要走上人生顶峰,你想要做我的专属跑腿,没有个985的底蕴,可跟不上
2025-09-16 15:01:54 文章推荐秦夜闻言,原本忐忑的心情反而平静了不少。这话听着凶狠,可楚岚的语气里,分明带着犹豫和为难。“我明白你的顾虑。”秦夜缓缓睁开眼,轻叹一声道:“若信不过我,怕我泄露秘密……动
2025-09-16 14:50:14 文章推荐小说《大学后,妈妈每天给我限额五角钱》,分享给大家阅读,主要人物有陈丽赵静怡,是作者阿菜肉肉包精心出品的好书。文章无广告版本十分耐读,精彩剧情讲述了:我怕打扰到室友睡觉,于是
2025-09-16 14:37:35 文章推荐《他沉寂多年,只因等她开口》是一部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南风茉莉创作。故事围绕着沈书瑶顾世钧展开,揭示了沈书瑶顾世钧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兼具紧凑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
2025-09-16 10:44:22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