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肿瘤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溶瘤细菌”则如同攻城“战士”。
■本报记者 胡璇子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叶海峰团队及其合作者成功打造出一种能够响应近红外光的“溶瘤细菌”,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3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癌症》。
“细菌特工”行动有致命弱点
实体瘤内部的低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阻碍了药物分子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成为恶性实体瘤难以根治的关键挑战。然而,自然界中一些独特的“溶瘤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却能精准靶向肿瘤内部的缺氧和免疫抑制区域,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展现出抗肿瘤潜力。
运用合成生物学思想,科学家对细菌进行工程设计、重编程改造,将其升级为“智能活体药物工厂”,能够在肿瘤原位按需、可控、高效地表达输送多种抗肿瘤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然而,工程化“溶瘤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在复杂生理环境下实现治疗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平衡与精准时空控制。为此,开发一种能够远程控制细菌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系统,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安全高效治疗的关键突破点。
“如果把实体肿瘤比作一座‘缺氧且布满防御工事的堡垒’,那么它的核心区域就像被层层保护的密室——这里不仅氧气稀薄,还充斥着大量‘麻痹’免疫细胞的抑制信号,让传统药物和免疫细胞难以攻入。”叶海峰告诉《中国科学报》。
有趣的是,自然界中有一群“厌氧特工”,如某些兼性厌氧菌,它们天生自带“肿瘤导航系统”,能穿越复杂“地形”,精准潜入肿瘤核心的“缺氧密室”安营扎寨,甚至就地繁殖。“这就像在敌人心脏地带安插了微型机器人,给抗癌治疗带来了全新可能。”叶海峰说。
但这场“细菌特工”行动仍有致命弱点。这些微型机器人自身战斗力不足,像一群没有指挥官的散兵,谁也无法给它们下达统一作战指令,缺乏“远程遥控开关”进行发号施令。
光控“细菌战士”
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给这些“细菌特工”装上了近红外光控操作系统(NETMAP系统)。
近红外光能穿透皮肤“隔空发令”,指挥细菌同步生产“抗癌导弹”等多种武器,如各种抗体药物、细胞因子、肿瘤杀伤蛋白,甚至能在治疗后一键启动“自毁程序”。这套“光控制药流水线”既保证了精准打击,又避免了误伤友军,让细菌疗法真正成为对抗实体瘤的智能生物武器。
科研人员给这些“细菌特工”做了一次高科技升级——在它们体内安装了“光控生物开关”。他们巧妙地将能感应近红外光的光敏蛋白嵌入细菌基因组。当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穿透皮肤照射肿瘤,这个开关会立即启动细菌的“制药流水线”,让它们化身微型细胞药物工厂,按需生产“抗癌导弹”免疫激活剂、“破墙炸药”基质降解酶等不同武器。
NETMAP系统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时间,精准控制药物产量,真正实现“指哪儿打哪儿,要多少造多少”的智能抗癌作战。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出新型减毒沙门氏菌株,通过精准敲除相关基因簇,显著降低了毒副作用,展现出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同时保持了强大的肿瘤靶向能力和瘤内增殖活性,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了双重保障。
基于肿瘤免疫原性的差异,研究人员制定了智能化的精准治疗策略:针对高免疫原性肿瘤,系统可精准释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对于低免疫原性肿瘤,选择性输出细胞毒性蛋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这种“智能切换、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治疗策略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现出卓越疗效。为更贴近临床实际,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进一步证实了该策略的临床转化价值,为肿瘤精准治疗领域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开发了“精准可控、智能递送、协同治疗”的下一代光控“溶瘤细菌”系统。“溶瘤细菌”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微型细胞机器人战士,一旦接收到近红外光的信号,便迅速展开行动,精准释放出“武器”——治疗蛋白,攻击癌细胞,使其土崩瓦解。这种创新的治疗方式,犹如为癌症治疗装上了一个智能导航系统,指引医学迈向更加精准的未来。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32-3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村的杨永清夫妻,丈夫在通用汽车公司上班,妻子做家政服务,两人每月工资各有5000多元,一年能攒下10万元。靠着在上海务工多年的收入,如今他们实现了在祥云县城买房安家的心愿。祥云县云南驿镇北淜村的李明德、赵琼丽一家是脱贫户,脱贫攻坚期间被吸纳到祥云县世瑞牧业有限公司就业,目前夫
2025-07-23 07:52:00 实时讯息据英国《卫报》网站6月5日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一种迫使艾滋病病毒无法在人体细胞内藏身的新方法,这距离治愈艾滋病的目标可能又近了一步。这种病毒将自己隐藏在某些白细胞中的能力一直是科学家寻找治愈方法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意味着人体内储存着能够重新被激活的艾滋病病毒,免疫系统和药物都无能为力。现在,澳大利
2025-07-17 09:11:00 实时讯息盛夏时节,在永登县河桥镇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高品质硅铁合金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今年年底一期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届时项目产值超过20亿,所得税超过1.5亿元,带来就业岗位超过500个。甘肃宝镁是中国宝武集团的下属控股二级子公司,目前在河桥镇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高品质硅铁合金项目
2025-07-15 11:20:00 实时讯息今年,赤壁市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紧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建成全省首个县域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引进产业链企业10余家,预计带动低空旅游、智能无人机等业态产值超10亿元。以研学赋能、专班攻坚、校地协同、场景创新“四轮驱动”,闯出“干部领衔—高校支撑—企业
2025-07-15 08:46:00 实时讯息7月6日,娄底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里,一场高难度的“拆弹”手术正在紧张进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党委副书记、胸外科主任刘君教授团队与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团队联手,通过仅3厘米的切口,成功为患者切除纵隔巨大肿瘤,一次性解决三项病变。当天,专家团队还为一名12岁“漏斗胸”患儿
2025-07-11 18:0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