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总资产规模已超12万亿的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面临挑战。
近期,招商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减少0.48%;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其中,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减少1.58%。同时,在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市场波动及减费让利等挑战下,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特别是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同比下降22.70%。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首超12万亿元,达到12.15万亿元,全行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招商银行员工降薪再次冲上热搜。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的员工费用(含工资及奖金、社会保险及企业补充保险等)为680.88亿元,同比减少3.21%,连续两年下滑。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2024年招商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约为58.1万元,较2022年整体减少4.43万元,缩水近7%。其中,招商银行行长王良2024年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96.17万元,较2022年和2023年分别减少66.29万元、49.15万元。
视觉中国图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14.28%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减少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此前的2023年和2024年,招商银行已连续两年营收负增长,且净利润增速也是该行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从单季度来看,2024年四个季度中,招商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4.17亿元、865.28亿元、797.64亿元、847.79亿元,同比增长-4.65%、-1.48%、-2.51%、7.53%;净利润380.77亿元、366.66亿元、384.41亿元、352.07亿元,同比增长-1.96%、-0.67%、0.79%、7.63%,业绩增速逐季度改善趋势明显。
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报告期内,该行净利差1.86%、净利息收益率1.98%,同比均下降17个基点。
与此同时,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市场波动及减费让利等挑战下,素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板块上压力不小。
2024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同比下降22.70%。其中,受银保渠道降费影响,该行代理保险收入64.25亿元,同比下降52.71%。
受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以及代理信托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该行代理基金收入41.65亿元、代理信托计划收入21.2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58%、33.72%。
而在代销规模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双重因素拉动下,2024年招商银行代销理财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44.84%。同时,受香港资本市场客户证券交易需求提升影响,该行代理证券交易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51.57%。
此外,2024年,招商银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7.51亿元,同比下降6.30%,主要是子公司招银理财和招商基金管理费收入减少;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67.61亿元,同比下降14.16%,主要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收入下降。
尽管中间业务收入降幅较大,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8.8亿元、60.85亿元,同比增长34.74%、229.63%,成为非利息净收入总额实现正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不良率稳定员工费用连降两年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首超12万亿元,达到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6.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负债总额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1%,其中客户存款总额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4%。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集团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656.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1亿元;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公司贷款余额2.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5%,公司贷款不良额304.7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7亿元,公司贷款不良率1.06%,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对公业务资产规模及质量保持稳定。
其中,招商银行房地产业公司贷款余额3185.5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1.16亿元,不良贷款率4.94%,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
而在零售条线,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零售不良贷款余额351.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8亿元,不良贷款率0.96%,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其中,小微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65.38亿元、68.4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9.46亿元、17.18亿元,不良率分别由上年末的0.61%、0.37%提升至0.79%、0.48%。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65.57亿元,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
此外,招商银行还披露,2024年,该行新生成不良贷款667.04亿元,同比增加57.07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1.05%,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其中,公司贷款不良生成额112.22亿元,同比减少19.02亿元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额161.07亿元,同比增加69.44亿元;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393.75亿元,同比增加6.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招商银行员工降薪再次冲上热搜。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的员工费用(含工资及奖金、社会保险及企业补充保险等)为680.88亿元,同比减少3.21%。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72万人(含派遣人员)。粗略计算,2024年招商银行的员工平均薪酬约为58.1万元。
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招商银行的员工费用分别为706.57亿元、703.48亿元,期末员工总数分别为11.3万人、11.65万人,对应员工人均薪酬分别为62.53万元、60.37万元。这意味着,近两年内,招商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整体减少4.43万元,缩水近7%。
其中,2024年,招商银行行长王良税前报酬总额为296.17万元,较2022年的362.46万元、2023年的345.32万元分别减少66.29万元、49.15万元。
但另一方面,招商银行提升了股东回报力度。2024年,该行拟每股现金分红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504.4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35.32%,高于2022年和2023年33.01%、35.01%的现金分红率。
独家深度推荐:
赛力斯营收1452亿启动赴港上市 入股引望完成子公司拟50亿引战投
四大行定增 财政部拟出资5000亿认购 充实核心一级资本
苏泊尔增长乏力 三年赚65亿分红79亿 法国SEB集团累赚超400亿
叶国富从十元店逆袭千亿零售帝国 入主永辉力推TOPTOY上市争议中前行
豫园股份扣非亏21亿财务费增4亿 拟分红7.38亿大股东将落袋4.57亿
济南首富宗艳民冲击港股财富缩水50亿 天岳先进业绩不稳客户集中风险暗藏
克明食品背债24亿激进分红1.56亿 陈宏接棒一年加薪26万引质疑
华莱士被曝“过期食材换签续命” 涉诉超7000条食安问题频发
韵达股份成诈骗“帮凶”加盟模式临考 单票收入连降仅1.95元净利难回巅峰
东方集团财务造假四年虚增营收161亿 与高管被罚3900万 张宏伟终身市场禁入
百亚股份涉残次品二次流通收关注函 “自由点”营收30亿添加益生菌受质疑
芯源微或超30亿易主股价涨10% 北方华创平价接盘推进协同整合
东鹏饮料110亿投资理财仍赴港IPO 营收净利6年高增二股东套现42亿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达威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7.53亿元,同比增长3.94%;归母净利润为-1144.85万元,同比下降140.2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66.85万元
2025-04-20 04:20:00 实时讯息据河南省政府消息,为应对近期持续干旱对夏粮生产的影响,4月18日,省财政紧急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省财政实施国库现金专项调度,资金已于当天全部下达地方。据了解,河南省财政年前即提前下达资金3.86亿元,支持各地实施小麦“一喷三防”,
2025-04-19 13:54:00 实时讯息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4209个消费品牌参展,规模创历届新高。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首次组织展团参展,加拿大、瑞士、爱尔兰、捷克、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团再次参展。主宾国英国以“英伦匠心在海南”为主题,参展面积超过1300平
2025-04-19 09:20:00 实时讯息4月18日晚,游戏大厂三七互娱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除常规的业绩数据外,也披露了对外股权投资和公司战略布局,AI是报告提及的重点。在业绩方面, 2024年三七互娱实现营收174.41亿元,同比增长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3亿元,同比增长0.54%。一些常青游戏产品给公司贡献
2025-04-18 22:01:00 实时讯息在工作中,根据公司上级要求或是工作需要加班了,但没有按照公司相关流程进行审批,那么,这样的“加班”算加班吗?应该付加班费吗?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一起因为加班费引发的诉讼案件。法院介绍,黄某是某信息科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该公司规章制度约定,若员工需要加班,应按照公司制度申请并获得许可,否
2025-04-18 09:2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