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湖南省高考考生收到
所谓“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短信
称其在考试中被AI监考
发现有作弊行为
成绩记为0分
经查找
该类型短信在全国范围内
都有高考考生收到
蜀黍提醒: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
高考作弊违规行为
不会以短信、电话、链接等方式通知
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
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短信
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注意保管个人信息
谨防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民警在此为大家揭秘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权益。
01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和考生急切知道成绩的心理,群发短信,声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家长和考生一旦点开网址,将可能被植入木马软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信息被盗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付费查询分数。高考成绩查询有官方指定的正规渠道,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查分信息。
02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号,以此骗取钱财。考生和家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验证,避免上当受骗。
03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教育部门和高校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并以领取“教育补贴” 需先 “激活账户” 为名,让家长和考生带着银行卡到ATM 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遇到此类情况,考生和家长要第一时间与学校进行核实,特别是在涉及转账汇款等情况下,更要谨慎操作。
防范措施与安全建议
NO.1
保持警惕: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绕多少圈,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骗钱”。凡是涉及财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实确认,切勿轻信他人,以免财产受损。
NO.2
认准官方渠道:高考的相关信息,如考试政策、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结果等,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正规渠道获取,如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NO.3
保护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
综合自湘潭公安在线、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安部网安局
(来源:中国警察网微信公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江佳林 蔡金杏)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荆门石化工业区支行组建宣传小队,深入东宝区子陵镇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为当地村民送上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反诈知识普及课。“这场活动太及时了,听了银行的讲解才知道陷阱就在身边!”村民们感叹
2025-07-24 00:34:00 实时讯息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花样繁多,涉诈APP常以各类极具迷惑性的形式进行伪装,构成诈骗陷阱。为切实保障公众财产安全,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汇总近期高发的涉诈APP信息,助力公众快速识别诈骗迷局。此类涉诈APP表面具有较强迷惑性,实则暗藏重大风险,若轻信使用,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请广大人民群众务必增
2025-07-14 20:13:00 实时讯息鲁网7月10日讯 近日,兰山区柳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柳青苑服务站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位出生仅60天的婴儿罹患气道梗阻,值班医生紧急施救让孩子转危为安。“大夫,快来救救孩子!”7月3日上午9点43分,两名家长怀抱婴儿惊慌失措地冲进柳青苑服务站诊室,声音颤抖地向值班人员呼救。“当时观
2025-07-10 16:14:00 实时讯息7月8日晚,“抖音辟谣”发布消息称,针对“南京红老头”事件已核实“237人身份”“11人被检测出HIV(艾滋病)阳性”这一谣言点,平台迅速发现并主动与相关部门核实相关线索并立即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置相关谣言信息超1.4万条,对传播谣言的相关账号予以处置。(据7月9日北京日报)南京“红老头”事
2025-07-09 17:25:00 实时讯息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又多了很多准大学生的身影。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一直呈递增趋势,这些增量
2025-07-06 17:44: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