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古人的“朋友圈”,历经千年仍在肇庆“置顶”,时长共1分11秒)
视频|古人的“朋友圈”,历经千年仍在肇庆“置顶”
一期好节目,探寻一段粤式好生活。
今天,带你打卡古人的“朋友圈”。
在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年代,古人会把朋友圈发在哪里?
来肇庆七星岩看看就知道了。
这里堪称千年弹幕墙,满山的摩崖石刻都是文人墨客的“到此一游”。
七星岩美景
位于肇庆星湖景区的七星岩摩崖石刻历经风雨,现今尚存570余幅从唐代至现代的石刻。从内容上看,七星岩摩崖石刻大致可分为“诗赋文词”“刻辞题字”“游览题名”“史料遗珍”四种类型。
727年正月,大唐“书坛顶流”李邕南下,途径端州顺道游览七星岩,写下《端州石室记》,夸这里是“隔阂尘境,矫集福庭”。李邕认为,端州石室是人间仙境,在这里游玩能够忘记人间的许多约束和烦恼。
《端州石室记》石刻
作为李邕留下的唯一正书碑,《端州石室记》的字里行间保留着李邕书法体方而笔圆、纵横开合的特色。
碑面上有一块形似马蹄的印记,相传是《悯农》诗人李绅在听闻七星岩有李邕的题刻后,特意策马前来“点赞”时留下的。马儿受惊,高抬前蹄,一脚踩出“神评”,用马蹄印表达了对李邕的赞美。
《端州石室记》石刻
宋庆历二年三月初,时任端州知郡事的包拯包青天,也曾在调离端州前陪同两位同僚视察七星岩,并将这场“团建活动”刻成了“千年纪要”。
包拯在与同僚同游时留下手迹
至于七星岩最大石刻之一——“崧台第一洞”,据说是苏轼留下的。在没有发现石刻落款的前提下,经书法家黄文宽等人鉴定,属唐宋时期石刻字体,认为字的间架结构很像苏轼的手迹。这五个字虽简约凝练,却充分反映了七星岩风景名胜的特征和历史定位。
“崧台第一洞”石刻
回到现代,朱德、叶剑英、郭沫若、黎雄才等人也曾来探访七星岩并留下手迹,夸赞星湖的美景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叶剑英留下手迹
时至今日,超500处摩崖石刻串成了肇庆的千年文化珠链。在这里既能窥探岭南地域的书法史、文学史,也能看见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区域交流等重要历史信息。
今人用相机,古人用刀刻,无一不在证明“这人间仙境——我来过”。下次来肇庆七星岩打卡时别忘了抬头看看,说不定你正站在哪位名人的“朋友圈”里呢。
策划:赵进
统筹:吴帆 刘成
文案:刘宇恒
拍摄:廖文奕 刘宇恒 刘舜欣
剪辑:廖文奕
动图:刘宇恒
设计:张雅
联合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肇庆分社 肇庆市宣传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作者】 刘宇恒;刘舜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视频|古人的“朋友圈”,历经千年仍在肇庆“置顶”,时长共1分11秒)视频|古人的“朋友圈”,历经千年仍在肇庆“置顶”一期好节目,探寻一段粤式好生活。今天,带你打卡古人的“朋友圈”。在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年代,古人会把朋友圈发在哪里?来肇庆七星岩看看就知道了。这里堪称千年弹幕墙,满山的摩崖石刻都是
2025-04-19 10:16:00 实时讯息...4月中旬,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曼岗村,春茶采摘拉开帷幕。为方便采摘高大粗壮的千年古茶树,茶农们在开采前精心搭起了稳固的木架子。一时间,茶树上“长”满了采茶人,他们穿梭在茶树间,动作娴熟,欢声笑语不断,阵阵茶香扑鼻而来,采茶人忙碌的身影与古老的茶树相映成趣。临沧市是世界茶树的重要地理和栽培
2025-04-16 22:40:00 实时讯息“天下抹茶出径山,一脉相承永流传”。2025年4月16日,由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行业协会联合承办的“2025径山茶北京品鉴会暨径山智能抹茶机首秀”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圆满举行。这场以“禅茶文化”为纽带、以“科技赋
2025-04-16 19:33:00 实时讯息4月15日下午,“亚洲飞人”苏炳添发布微博透露:“我们家的新成员今日报到啦!从此更多一份牵挂。”“未来无论是赛场冲刺还是育儿‘马拉松’,我们都一起加油!”苏炳添和老婆林艳芳是同学,2016年,苏炳添发文宣布两人结婚。2018年,苏炳添大儿子小天天出生时,他刚在国外参加完比赛,正在瑞士飞往北京的飞机上
2025-04-16 08:44:00 实时讯息4月13日,为期三日的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在肇庆圆满收官。△女子100米栏决赛。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梁亮 摄据统计,广东队共派出88名运动员,收获14金7银4铜,成为该分站夺牌数最多的队伍。在肇庆赛场上,“亚洲飞人”苏炳添,田径名将谢震业、邓智舰、葛曼棋等,肇庆籍运动员梁小静、莫家蝶、孔
2025-04-14 19:37: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