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进行探索,将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并以此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这个过程中,政府、村民、艺术家与社会各界如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国新闻》报采访相关艺术家与工作者,分享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践与创新。
磨子土家族乡是重庆市忠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因农民画“出圈”,其打造“磨子土家画乡”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也屡见报端。一支画笔,如何绘就乡村振兴美丽蓝图?参与“磨子土家画乡”建设的艺术家、工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把艺术“种”在大地上。
村民唐兴元在磨子乡村美术馆内进行绘画创作。 受访者供图
“稚拙”之美
今年农历春节期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明实践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及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在浙江湖州、北京通州举行,活动展出作品中有两幅来自磨子土家族乡的村民——74岁的陈素英用热烈的橙红色调呈现了丰盛的《土家年夜饭》,72岁的唐兴元以清新的蓝绿色调勾勒出秀美的《欢乐磨子湖》。
从初次提起画笔到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这两名村民仅用了三年时间。其从“握锄头”到“提画笔”的契机,要从2021年磨子土家族乡被确定为重庆市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说起。
彼时,磨子土家族乡由中共重庆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定点帮扶,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民盟重庆市委会牵头,于2021年底启动创建“磨子土家画乡”。2022年4月,当地首期画工培训班迎来第一批学员,其中就有陈素英和唐兴元。
“有些学员一开始不敢动笔,因为没有学过画画,又觉得自己没有艺术天赋,所以没有信心。我们的第一课就是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能画。”重庆民盟画院院长李毅力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71岁的版画家李毅力是忠县人民政府聘请的“磨子土家画乡”首席指导专家。培训时,他向学员展示齐白石、毕加索、马蒂斯等中外大师的作品和土家族挑花刺绣、西兰卡普(一种土家族织锦,与“挑花”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艺术,讲解返璞归真的意趣,“科普”何为稚拙艺术,鼓励学员大胆勾勒。
“村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李毅力看来,民间艺术和学院派不同,村民对于乡土生活有独特观察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学院派”想不到也教不了的。
李毅力(中)在指导磨子土家族乡的村民画画。受访者供图
画作之外
2024年,磨子乡村美术馆在磨子土家族乡磨子社区投入使用。这座由铁匠铺改造而成的乡村美术馆,成了“乡村画家”们的创作交流场所。
民盟重庆市委会社会服务处副处长杨晓娇是磨子乡的驻乡工作队队员,她介绍道,磨子乡村美术馆内“常客”有村里的叔叔嬢嬢,也经常出现青春面孔。
“唐兴元负责保管美术馆大门钥匙,每天一大早就来开门、打扫,和陈素英等一起画画,经常来的村民里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了;忠县文化馆美术骨干黄伟是磨子社区驻村工作队队员,负责指导创作;磨子小学开设了农民版画兴趣课程,孩子们会在课外时间来画画;我们帮扶集团成员单位的几所高校也会组织学生来体验农民画创作。”杨晓娇说。
村民的稚拙笔触,饱含耕种者对土地的深沉情感;画作背后,多方合力撒播艺术种子的过程,让人一窥“乡土中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无用之用
目前,磨子土家族乡有主创画工60余人,其画作走出重庆,在云南、浙江、新疆等地展出,“画乡”声名鹊起。
这些画作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及助农企业的线下线上渠道销售,画工还通过订单式主题创作、农产品包装设计合作等方式实现创收。据介绍,目前骨干农民画工人均年收入超3000元人民币,像唐兴元这样的“尖子生”,2024年的画画加分成收入达1万余元。
村民因收入增加而高兴,也因画画收获了更多快乐。艺术的“无用之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能量。
据介绍,未来,磨子土家族乡将通过农民画培训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画家队伍,并将农民画与文旅项目融合,吸引艺术爱好者和游客来“画乡”走一走看一看……蓝图铺开,村民“执笔”,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7月1日下午,在里水镇举办的2025年“七一”无偿献血主题党日活动上,一场意义非凡的签约仪式同时举行。里水北沙村与文惠科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开启红色文旅、绿色能源、智慧乡村三维升级的全新篇章,致力于在革命热土上筑造乡村振兴的“红绿数”引擎,打造政企协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标杆,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
2025-07-02 09:27:00 实时讯息攸县农商银行“金融村官”下乡走访问需求近年来,湖南攸县农商银行党委以“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为核心理念,将培育管理“金融村官”和“村民行长”写入业务发展规划,通过选拔优秀党员骨干下沉乡村,既当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又当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该行积极推动基层党组
2025-07-01 17:06:00 实时讯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他们更多倾斜。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发展,建设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身心健康、躬耕铸魂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更是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中学地处偏远乡
2025-06-26 09:40:00 实时讯息稻田内禾苗长势喜人。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廷奎 滕风 李林 洪江报道短短4个月,859.65亩包含果园、苗圃等“非粮化”地块和零散耕地的区域,如何变成了918亩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生态协调的高标准农田?“秘诀藏在一个‘缝’字里。”洪江市黔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杨一语道破。项目之初,洪江
2025-06-24 22:41:00 实时讯息自渭南市区驱车出发,穿越关中腹地,约莫两个小时,便来到合阳县同家庄镇,紫荆塬如古老龙脊横亘眼前。三面深壑环抱间,一座以“日”字巷陌布局的传统村落——南长益村静卧塬台。当阳光掠过沟壑,爬上蓝砖白灰的清水墙,这个曾以“场(合阳方言念chuò)溢”闻名的古村,在“长益”的风中苏醒。场溢,是土地的慷慨;长益
2025-06-21 00:12:00 实时讯息